祭祖、守岁和赶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在我的印象中,老家的春节一般比较正式的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非正式的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底,只要没出正月,都可以拜年。今天是正月二十六了,春节接近尾声。今天阅读一篇人民日报刊登过的文章,里面提到体现中国春节年味的各种仪式,如挂灯笼、贴春联,耍狮子、舞龙灯等,还提到了祭祖、守岁和赶庙。前面几个基本都有所了解,最后三个,除了祭祖,我月初写得文章有所涉及,有了个初步认识,后面的守岁和赶庙了解甚少。尤其是守岁和赶庙吧。为什么有守岁,它的意义是什么呢?赶庙是啥意思,和赶庙会一样吗?所以趁着春节未过,今天做了些学习和思考,整理出这篇文章,算是对2022年春节的一个告别吧。

        一、祭祖

        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全称是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祭祖是准备贡品向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祖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先是指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及以上辈的人。

祭祖的仪式有很多,各地也有些差异。但一般都是在家中客厅或坟茔举行。在客厅一般是除夕到来之前,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我老家那边,仪式都简化了,很少有见过在家里办祭祖仪式的,一般都是每年除夕在坟茔祭祖。到祖先的坟茔后,摆好香炉、供品,然后行礼,烧纸钱,最后是放鞭炮。烧纸钱时一般会和祖先说几句话,报告过去一年家里的大事喜事,谁来看你来了,告诉祖先来收钱,求保佑子孙后代健康顺利等等。我想,祭祖的主要意义还是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吧,怀念时也许你会记起祖先曾经对你的养育和教诲,这可能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形的要求和鞭策。所以我们农村的语言中,经常有“上对得起列祖列宗”“光宗耀祖”一说。

        二、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中国汉族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守岁的意义有各种说法,有同有异。我理解,守岁主要是对过去警示、提示和对未来美好期盼的仪式感。在新旧年交替时,提示我们又过去了一年,对成年人,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不去留恋旧时光,不虚度年华。对未成年人,是告诉我们,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自然是值得庆贺。守岁,都是为了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盼,不论过去如何,就从新年开始,从头再来。

        三、赶庙

        我们这个世界,除了人类,还有其他万物生灵,而人类的认知相对于宇宙万物,不论是在几千年前还是现在,依然是极其有限而狭窄的。祖先是实实在在的一代传一代,是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是具象可知的,而人类未知未解的就归于神灵了吧。所以有灶神、门神、财神、土地神等主宰各方面的神。进而衍生出善有善报,劝人行善等中华传统文化,有神来之笔、聚精会神等词语,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各种庙,里面供奉着各种神,所以除了要祭祖,也要祭神,除了祈求祖先的保佑,还要祈求神灵的保佑。这大概就是赶庙的由来和含义吧。

而赶庙会是由赶庙发展而来,由于春节期间赶庙的人多,是聚集地,赶庙时又需要购买一些用品,在寺庙的周围就逐渐发展为庙会市场。像北京的庙会,就一般在地坛、龙潭、八大处、红螺寺等处举办。

      在我老家的村子,不知什么原因,很少有寺庙,最近几年我才知道附近有你个万寿寺,曾去过一次,去得人好像并不太多,也没太明白供奉了什么神,下次春节回去,可以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