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品质性的定义主张,沟通只有在一方将另一方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且无视沟通发生的场合和人数时才叫做人际沟通。

沟通可以是有目的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的;

人绝对不可能不沟通,沟通行为本身也无法被逆转、无法被复制的。

同时,我们在沟通时还要注意几点容易陷入的困境:

很多时候意思不在字眼里,“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义是被人主动构建出来的;

沟通不见得越多越好,沟通过头也会造成问题;

成功的沟通并不表示彼此理解;

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最后,沟通并非天生的技能,是可以后天训练的。

沟通能力代表着一个人通过沟通,在某种程度达成个人的目标,并且理想上能维持或者增进关系的能力。

觉醒期 笨拙期 熟练期 整合期

我是谁 重要他人 认知保守主义 自我应验预言 自我强加的预言和别人强加的预言 认同管理 沟通策略

我们需要靠四个步骤来有效组织我们的知觉:选择、组织、诠释和协商

任何有效的沟通,都离不开敏锐的知觉

知觉检核的完整程序包含了以下三个步骤: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同理心意味着我们要把自己设想成他人,去切身感知他人的观点和情感,进而去真诚地关心他人

我对你错、你对我错、双方都对也都错、这个议题不重要、所有观点皆有道理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是避免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情绪由多种要素构成

首先,我们需要能辨认自己的情绪,清晰诚实地对待自己当下的心情。你可以理性地去思考,探究自己产生这样的情绪的过程本身。让自己知道,你在恼怒什么,或者为了什么事情沾沾自喜。然后,用口语化的表达精准地阐明你的情绪。如果你“想去看一场电影”,就不必对自己说“我觉得应该要看一场电影了”。如果你要描述给你的朋友,则要考虑到适当的表述,并表达地完整全面。比如说“当你讲到你的工作时,我觉得很无聊”,而不要说“我和你在一起很无聊”。分享多样的感觉,表达清楚前因后果,而不要只挑最负面的那一个去表述。最后,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分享感觉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要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渠道。情侣间的小打小闹,真的没有必要放到朋友圈里去。

“自我内言”指的是根据某件事情自己引发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往往会导致实际的感觉和情绪

事实与意见的混淆、事实与推论的混淆、情绪性的语言

非语言沟通也非常重要

倾听是指将别人传递过来的信息赋予含义的过程,它包含了五个元素:听到、专注、了解、回应和记忆

倾听反应重视的是搜集资讯和给予支持,这些反应包括:借力使力、问话、释义和支持

比如三种最有力的辩证张力:联系和自主、公开和隐私、循例和新奇

分割、平衡、整合、再界定、再证实。

三个要素:明确地承认自己的越界行为是不当的、很诚恳地道歉、某种形式的补偿

人际关系的亲密感有四个维度:生理的、理性的、情绪的和活动的分享

三步走:事实、意见和感觉

我们可以通过先肯定共识,再提出不同思路的方法,来表示一定程度上的承认和赞同,以及对于对话本身的重视。

沟通气氛是由人际关系发展而来的

相互作用的信息会创造出正向或者负向的螺旋,在这样的螺旋当中,正向以及负向信息的频率和强度会不断增长。为了防止沟通中的冲突升级,我们要注意时刻控制这种气氛的运动方向。

吉布分别提出了六种支持性行为:描述、问题导向、自发性、同理、平等、协商。总结成一些比较有执行意义的建议就是:不要用“评价式沟通”去评价别人,而要用“描述式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说“你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些什么!”而可以说“我不明白你要表达的意思”;不要试图用支配式的态度去控制别人,而要用问题导向的形式将焦点放在满足自己和别人的需求上;不要说“现在只能这样了”,可以说“看起来我们有点麻烦了,看看我们能不能一起想个办法”;不要用策略把自己真正的动机隐藏起来,而要自发性地向对方坦诚;不要问“你星期五下班之后要做什么?”,而要直接请求“我星期五下班之后要搬钢琴,你可以帮我的忙吗”;不要用中立或冷淡的态度体现出对别人不幸的漠不关心,而要用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处境,安抚别人的情绪;不要只是说“有时候事情就是会出错,没办法”,而可以说“我知道你花了好多时间和心血在这个计划上,但有时候事情确实不能顺我们的意”;不要说话的时候自带优越感,表现出“我比你优秀”,而要用谦虚平等的口吻;不要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而可以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告诉你我曾经用过的有效方法”;不要用确定性的口吻来彰显自己的自负和武断,你怎么能保证自己就是对的呢?可以用协商的态度来和对方讨论;不要说“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可以改说“我想你用那个方法可能会出点麻烦”。

不带情绪地描述行为、至少提出一个解释、表达说话者的感受、描述情境的结果和说话者的意图。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创造较为和谐却又有完善目的性的沟通氛围。

分析一下当男朋友的微信回复速度让你无法忍受时,你可以考虑的沟通方式:

“昨天晚上我发了好几条微信给你,你每条都隔20分钟才回,而且都只有两三个字(客观描述行为)。我觉得你可能是在忙,或者在跟客户沟通,总是看手机不太礼貌(提出站在对方立场的解释)。但是我每次发出信息以后都会盯着手机等好久(描述结果),这会让我很失落,还会有点生气(表达感受)。我觉得下次你如果要有一段时间不方便回信息,是不是可以先提前跟我说一下,这样我不会心情不好,你也可以专心工作(表达合理的意图)。”

良好的沟通方式应该是亲密而不具攻击性的建设性沟通。关系冲突系统在伴侣之间的展现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对伴侣所选择的冲突类型会显示出他们的关系:分离、独立或者传统。往往选择分离和独立的不如选择传统的沟通方式来得更有安全感。

要建设性地处理冲突,首先要确认你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把重点放在你为什么不满意,提出你本质的需求,而不是去情绪化地给别人贴标签。其次,你需要提前预约沟通时间。哪怕再生气,可以先对对方说我们今天晚上聊一聊,或者等你有空我们谈谈。让对方有所准备,正视你们的问题,而不是突然要求别人把关注点放到你身上,这种情形往往会导致破坏性的争吵。然后,描述你的问题和需求,商议解决之道。这个环节具体的沟通方式我们之前已经探讨过了。最后,我们还要跟踪这个解决方案的后效,以做调整。

解决冲突是考验沟通能力的终极大关。冲突是很严肃、紧急和具有破坏力的状态,解决冲突的意义往往非常大。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几乎可以用到所有我们之前讲过的理论和方法,简直可以算作一场大考试。首先我们要避免用防卫心态来对待,其次要掌握描述问题和需求的方法,利用所有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创造合适的沟通氛围。我们要倾听对方的心理诉求,还要利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最后还要对知觉和认同进行管理,使用协商的技巧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当我们经历了第一章中讲过的几个学习阶段,最后融汇贯通达到整合期时,相信大家就能很好地解决沟通中的冲突问题,也能很好地应对大部分的沟通场景和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