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班会记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5
早恋是个反人性的词,中学阶段朦胧的感情是美好而值得尊重的。
无论学校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做家长的应该正确对待:不打击,不支持,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抓紧生理卫生教育就好。
第2个回答  2020-10-05
让爱“飞”吧-----主题班会

一、什么是早恋:

通常意义上是指发生在生活、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同时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很多的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里的恋爱行为,如中小学生的恋爱就是属早恋。

“少年哪个不钟情,少女谁个不怀春”,中学生时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身体发育的高峰期,第二性征也开始出现了,我们喜欢用“花季雨季”来描绘这一年龄阶段,这个时期男女同学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了变化,使彼此之间产生了好奇和好感,不由自主地去接触异性、了解异性,或者想取悦异性,以获得对方的青睐,又或者会互相吸引、互相仰慕对方,产生爱慕之情,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可是这不成熟的单纯的幼稚的爱慕之情不是真正的恋爱,它就象天空中的云彩变幻莫测,正如徐志摩《偶然》诗中所描写的一样,转瞬间会消灭了踪影,请欣赏诗《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二、高中生早恋的原因?

青春时期的高中生,正处于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的阶段,自然有对异性的爱慕之心,再加之社会上大量言情的影视、画刊、小说充斥学生的视野,所以校园里出现早恋现象并不奇怪,尤其是临近毕业的文科班,由于爱好文学的人多、女生多,更是早恋的高发区。高中生“早恋”原因有以下两种。
(一)、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异性间互相吸引是高中阶段青少年生理发育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理需求。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4岁,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4.4岁,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他们开始对异性同学产生趋向心理,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和爱慕,并在自己的心中开始编织爱情之梦。

(二)、外部环境的影响。
1、电视、电影、网络、书刊等外界媒体传播了现代西方的一些道德观、贞操观、恋爱观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2、家庭的影响,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应酬、生意或玩乐,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忽视了对小孩的正确管教,使他们缺少温暖、缺乏正确的心理辅导,孩子感到孤独,加上学习压力很重,他们渴望有人陪伴他们,了解他们,尤其是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对感情的渴望更强烈一些,由于异性间的情感具有互补性,因而易于互相取得依附、恢复心理平衡。

3、同学的起哄,有些同学爱搞“恶作剧”,故意起哄或中伤别人,说“谁和谁是一对儿”。久而久之,便使某某同学成了迷路的羔羊,觉得像有那么一回事。

三、早恋自我判断标准:

1、有反对对方与其他异性交往的心理;(排他性)

2、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受;(依恋性)

3、有对方什么都好的感觉;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模糊性)

四、应对基本策略
1、处理者要以理智的头脑对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
中学生之间异性交往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1)正常交往。(2)频繁交往。(3)双方确立恋爱关系(早恋)。正常交往是以异性同学之间的友情为基础的,群体交往为主;频繁交往是在友情中掺杂爱情的成份,友情的成份多一些,早恋则是以异性之间的爱情为基础,即发展为一对一的感情。应该看成是青春期发生的正常现象,要尊重他们的情感,理解他们的处境和心理感受。

2、一旦发现确是早恋,有几种基本的方法可供借鉴。
A、正确看待男女交往的问题,提高精神生活的品位和格调。通过郊游、举办晚会等创设一个健康的男女交往的氛围,克服焦虑、恐惧、烦躁不安、自责、自卑等心理障碍,女生在与男生交往中要做到自尊、自爱、自重、把握分寸,同时要学会区分友情与爱情的界线,了解爱情的含义,爱情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学会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学习与情感的关系,懂得约束感情,克制冲动是高尚的美德,从而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即使有较亲密的异性朋友也不会做出出轨的事。
B、注意力转移法。通过参加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如:文艺演出、艺术节、科技节及各种社团活动,使自己对异性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心理能量得到释放。避免自我封闭的单相思,或不着边际的憧憬,另外还可以多看一些书籍,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从众多的精神食粮中吸取丰富的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C、冷冻法。允许自己将感情暂时封存起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解冻”。告诫自己现在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不管是单独或集体活动,任何人都不要搞小动作,不偷偷谈恋爱。彼此在一起只谈学习与工作,如果有一方作出试探姿态,另一方应立即疏远,保持距离。

D、要将早恋的危害弄清楚。(1)影响学习和智力的发展。早恋同学往往认为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件好事,可在学习期间处理好这事是不容易的。当个人感情超出同学关系的界限时,必然引人注目,疏远同学和集体,难以为大家理解和接受,且不说自我压力,仅舆论的责难、纪律的约束、离群的孤独等精神压力,就使人难以承受,不能不影响学习,另一方面卿卿我我,情意绵绵会使你书看不下去,作业做不下去。

(2)有失足失身的危险,由于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冲动,抑制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越轨行为。一旦出现越轨行为,将会给女生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

(3)爱情发生变故的可能性非常大,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婚姻和幸福的看法尚未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异性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他们尚未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无法为对方承担责任和义务。因此,此时,恋爱大多数是失败的,很难有幸福的结果。

五、如何建立起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关系?

1、自然交往。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进行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关系不要因为异性因素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

2、适度交往。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倒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不为异性交往过早地萌动情爱,又不因回避或拒绝异性而对交往双方造成心灵伤害。当然,要做到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时也并不容易,建议你只要做到自然适度,心中无愧,就不必过多顾虑。

3、真实坦诚。这是指异性交往的态度问题,要像结交同性朋友那样结交真朋友。

4、留有余地。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异性交往中,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有分寸等。特别是在与某位异性的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关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