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导言:语言与历史(3)国语运动小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5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王东杰的《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导言深入探讨了语言与历史的交织,特别是国语运动这一关键篇章。这场旨在统一语言、塑造标准语的运动,其历程充满了起伏与变革,其影响深远至现代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起始于清季的十多年间,国语运动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研制拼音字,以期实现汉字的简易化和拼音化。吴稚晖等人的国语教育四大方针——国语统一、言文一致、拼音符号教学和方言注音符号教育,成为推动语言改革的纲领。战时的“读音统一会”时期,争论与改革相互交织,“京国之争”和“国罗运动”成为这场运动的高潮,揭示了语言背后的政治角力。


南京政府在1918年引入注音字母,随后将“国文”更改为“国语”,并逐步推行“新国音”。官方与新文化运动者携手,通过一系列举措如小学改名、字典发布和字母推广,全国性的组织如国语研究会和教育部筹备会应运而生,《国语》杂志和注音字母报的发行,以及国语演讲比赛的举办,使得国语运动进入了广泛实践的阶段。


然而,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内部争论渐趋平息,国语运动进入常规实行,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在此期间活跃,修订国音并发布多项成果。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国语运动的推行一度暂停。1940年,抗战需求促使国语运动再次活跃,师资训练班的设立展现出其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左翼文化人发起的大众语运动和中国字拉丁化运动,质疑国语运动服务于官僚阶层,并提倡普通话作为更广泛的语言选择。国共两党对于拉丁化的态度各异,但这场语言竞赛并未止于技术层面,而是深深烙印在了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之中。


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语文改革如普通话推广和汉语拼音的制定,虽然技术上有所发展,但更多的是政治意图的体现。语言在中国的民族主义和国家建设中扮演着独特角色,国语运动作为“语言民族主义”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意义。研究国语运动,无疑为我们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复杂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总的来说,国语运动是一场关于语言、权力与社会变革的生动叙述,它的起伏跌宕揭示了语言背后的力量,以及其在塑造现代中国身份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