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炮塔上最多的战列舰,坎坷一生无战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3

炮塔最多的战列舰,坎坷一生无战绩

一战时的海战,曾有专家这么形容,就是喇叭(火炮)排成一排,哪方的喇叭大、数量多,哪方总音量大,哪方赢的概率就越大。当然这个说法还排除了装甲、战术等因素。但明确指出了战舰的一个关键指标:火炮口径与火炮数量。

在导弹还没有出现的年代,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尽可能地将战舰的火炮口径最大化、数量最多化。而一战中,最“奇葩”的战列舰,要数英国的“阿金库尔”号战列舰,该舰创下了人类历史上,主炮塔数量最多的战列舰的历史记录!

而这艘战列舰,其原名并不是“阿金库尔”号,而是“里约热内卢”号。这背后的背景则是在20世纪初,南美洲各国展开的一场海军竞赛。当时参加南美洲海军竞赛的主力国家有三个,分别是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三国在领土和经济上各有争端,正巧当时是“战列舰”时代。因此当时经济正旺的巴西,从英国订购了这艘战列舰,并计划命名成“里约热内卢”号。

巴西当时斥巨资从英国购买战列舰,英国自然不敢怠慢,因此抛弃了当时传统的前二后二布局,为巴西定制了这艘拥有7座炮塔、14门305毫米火炮的强大战列舰。生产厂家则为英国老牌造船厂:阿姆斯特朗厂建造,在1911年开工,于1913年下水。

但下水过后,巴西由于国内农业遭受重创,无法再支付后续尾款,而被迫在国际市场上拍卖还未建成的战列舰,最终被土耳其收购,计划将其命名为“苏丹奥斯曼一世”号。

在1914年8月,该船正式完工并具备战斗力,可是随即一战爆发,出于对土耳其阵营选择的担忧,英国最终扣押了该船并改名为“阿金库尔”号,后来土耳其正式倒向德国,英国海军便将其正式编入舰队,在海上执行封锁任务。

从设计上来看,采用的是当时英国海军建造战列舰的“模板船体”,只不过在中轴上增加了两门火炮,并且在尾部又新增了一门火炮,类似最上级重巡那样的布置。在标准情况下,也可以发挥出正常战列舰的作战性能,但是一旦船舷对敌,则敌方将会面临7座炮塔、14门305毫米火炮的毁灭性打击。

很多人质疑“阿金库尔”号无法完成正常的齐射,认为14门火炮开火的瞬间,会导致船体鱼骨断裂,但后来的日德兰海战中证实,这种担忧是毫无必要的。

但“阿金库尔”号并非完全没有弱点,为了适应7座火炮而拉长船体,导致船体平均装甲变得非常薄弱,船舷主装甲带厚度仅在220毫米左右,而甲板水平装甲厚度仅在60毫米左右,完全无法承受从远处高空打过来的大口径炮弹,但是这一切却被纸面上14门305毫米火炮的强大火力所掩盖了。同时该舰在实战中也从未被击伤过,因此这项弱点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在1915年,“阿金库尔”号参加了日德兰海战,位列英国海军主力舰队的最尾端,却因为战局的原因,误打误撞的成为了第一艘与德舰交火的英国战列舰。

在日德兰海战中,该舰多次向德舰进行齐射,直至战斗结束,该舰一共发射了140余发主炮炮弹,但却没有任何记录显示该舰击沉、击伤任何一艘德舰,但幸运的是该舰在最激烈的日德兰海战中,也未曾被击中过,幸运程度不亚于“岛风”号。

在一战末期,“阿金库尔”号随同其它英国战舰,接受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投降。而“阿金库尔”号的命运也很快迎来终结。

一战中,实战经验促使战列舰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战前建造并认为设计优秀的战列舰被证实不合时宜,“阿金库尔”号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在1919年该舰被闲置并列为出售状态,在1922年由于《华盛顿海军公约》的签署,该舰被彻底拆解,人类历史上炮塔最多的战列舰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