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青城山之旅·青城山·道教祖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蒙蒙巴蜀雨·青城山之旅·青城山·道教祖山

道教天师、五斗米道的创始者张天师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青城山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张道陵与天师道祖山

据《三国志·张鲁传》等史籍记载,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与青城山同出一脉的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因而张陵被后世尊称为天师,改其名为张道陵。后张道陵从鹤鸣山到青城山显道,羽化于青城山,青城山因此名列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有“神仙都会”之称,并与龙虎山、武当山等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天师洞又称常道观,因张道陵曾于此讲道而得名。传说那时青城山有恶魔为害百姓,吞噬六畜,张道陵怒而斩之,为民除害。天师洞左侧的三岛石鼎足危立,上合下分。据说,张天师降魔之时,忽然电闪雷鸣,巨石从空中飞来,张陵心知妖魔作怪,挥剑一劈,巨石一分为三,形成“三岛石”奇观,又称试剑石、降魔石。故有记曰:张陵“自渠亭鹤鸣,顿驾兹岭(指今第三混元顶),行明威之法,清涤林泽,折冲万里,拔鬼城鬼市”。(唐杜光庭《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清光绪九年(1883),天师第六十一代孙张仁晸来此祭祖时,亲自题刻了“降魔”二字于石上。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张道陵像

降魔之时,张天师还用画符之笔,掷向群魔,笔锋所向,山石为开,喝令魔王不得再危害百姓。从此“人处阳明,鬼行幽暗”。朱笔划山,墨迹成沟,这就是天师洞后山古龙桥对面的一条深二十余丈、宽五丈余的“掷笔槽”。

天师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两千余年。李善济《银杏歌》赞曰:“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姿如凤舞干云霄,气如蟠龙栖岩谷。”

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宗教活动、历史传说和饮食习俗,无不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被誉为活的“道教博物馆”。

东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云:“青城山、峨眉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地或有地仙之人。”唐代徐太亨称青城山为“仙都众妙之奥,福地会昌之域,张天师羽化之处焉”(《青城山丈人祠碑》)。《后汉书·刘焉传》曰:“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感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陵传子衡,衡传子鲁。”张陵的后人嗣袭“天师”称号,称“天师世家”。张陵之后,青城山先后出现了天师道正一派、上青派、清微派、全真道龙门派等道教流派。

建福宫·鬼城山

建福宫始建于唐,在青城山麓,又称丈人观。传为青城山主治神仙、五岳丈人宁封修道处。

宋彭乘《五岳真君殿记》曰:“赤城洞天,则龙蹻宁先生所治也。先生尝为陶官,通神幽隐,或履蹈烈焰,随烟上下,黄帝顺风礼问,受《龙蹻经》,得御风云术,遂封五岳丈人。”现共两院三殿,清代重修,尚存明庆符王妃梳妆台及委心亭、乳泉亭等。近年新修了题有“青城山”的彩色牌楼。

南宋淳熙二年(1175),成都制置使范成大奏请皇上赐名“会庆建福宫”,寓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之意,简称建福宫。范成大《吴船录》云:“三十里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观之台殿上至岩腹。”

建福宫的过雨亭,又名“鬼城山”,据说是战国时代鬼谷子隐居处。鬼谷子又称岷山真人,名列蜀中八仙之首。他的学生苏秦和张仪被誉为“百家争鸣”中纵横家的杰出代表。杜甫来此游览,妙手偶得如此佳句:“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玲珑古雅的缘云阁即由此得名。

范长生与长生宫

建福宫东侧,林立的石笋峰危而不倾。传说诸葛亮游览青城时,曾在此发现一通碑文离奇难辨的《蚕丛氏启国誓蜀碑》(简称蚕丛碑),蜀国名士皆不能识。诸葛亮再游青城之时,访得岩穴隐士范长生,一见如故。范长生诠诵碑文,诸葛称贤,敦请他出山。范长生依然逍遥山水,于是,诸葛亮称他为“逍遥公”。另一说是刘备因请范长生出山未遂而封其为“逍遥公”。西晋惠帝时期,流民领袖李特、李流率众起义,“长生善天文,有术数,民奉之如神”(《晋书·李流载记》),慨然援助被困的起义军,以致军威大振。李特之子李雄攻下成都,建立了“成汉”政权。《李流载记》又称:“雄以西山侯范长生岩居穴处,求道养志,欲迎立为君而臣之”,“长生固辞,劝雄称尊号。李雄即帝位,国号‘大成’,加范长生天地太师,封西山侯”。

长生宫位于青城山入山处,即范长生修真故址。宋《舆地纪胜》云,范长生在“刘先主时栖止青城山中,以修炼为事,先主征之不起,就封逍遥公,得长生久视之术,刘禅易其宅为长生观”。南宋范成大曾在《吴船录》中叙其游长生宫的经历见闻:“甲戍,下山五里,复至丈人观。二里早顿长生观,范长生得道处也。有孙太古画龙虎二君,在殿外两壁,笔势挥扫,云烟气动,盖孙笔之尤奇者。殿壁又有孙画味江龙一睹,相传孙欲画龙而不知其真。有丈夫过云:君欲识真龙乎?忽变而夭矫,孙谛视,画得之,视稍久一目遂眚,即此画也。旧壁宣和间取入京师,临行道士慕名笔募于新壁。”今存有清人黄云鹄《光绪六年谷雨长生观晓起听仰之道人弹琴》诗碑。诗云:“山深晓宜睡,入帘花气香。起来面层嶂,万汇熙朝阳。道士弹高山,使我百虑忘。范贤傥可即,千秋共徜徉。”1968年,长生观不幸失火。遗构存于青城制药厂内。

读书台·祖师殿·玉清宫

读书台在山腰祖师殿,传为杜光庭读书处。

杜光庭(850—933),字宾圣、圣宾,唐末五代道士、文学家。他喜读书,工辞章,应举不第,于是在浙江天台山出家当道士。中和元年(881),他随唐僖宗避乱入蜀,后事前蜀王建、王衍,被任为户部侍郎,封蔡国公、传真天师。他晚年居青城山三十余年,《广成集》、《道教灵验记》、《虬髯客传》等著作大多在此完成。他将天师道传统与上清道结合,对道教理论的总结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宋陆游诗云:“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幛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史载此地原有杜光庭墓,今无存。

祖师殿在宋以前称洞天观,宋代更名为清都观。唐天宝七年(748),道士薛昌居在洞天观中炼丹修道,后饮章陆酒流血而亡,世人谓之仙去。有浴丹井遗迹留世,宋代王濯以诗感慨沧桑:“天上清都人莫到,山间仙观又荒凉。惟余旧浴丹砂井,一酌今犹齿颊香。”现存殿宇为清同治四年(1865)重建,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冯玉祥在附近建有闻胜亭。

玉清宫在丈人峰北坡,天真观旧址,始建于1938年,相传与药王孙思邈有关。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道士,被后世尊为“药王”,道教称其为“药王孙真人”。传说孙思邈晚年曾居青城山,并在此完成多部著述。玉清宫同祀吕祖、丘祖、宁封丈人和药王孙真人。

帝王垂青

青城山历来为帝王所垂青,从黄帝封“五岳丈人”到明末庆符王屯兵,许多帝王都在这里留下轶闻遗迹。

青城山又名丈人山。相传轩辕黄帝为了战胜蚩尤,统一中华大地,曾遍历五岳寻访高人,在青城山向一位叫宁封的仙人问得“龙蹻飞行”之道,于是就封宁封为“五岳丈人”,统领五岳。今山中尚存访宁桥、问道亭、轩皇台等遗迹。后人在三清殿后建了黄帝祠,记述其事并祭祀黄帝。于右任先生撰题的楹联意境深远、书法绝美:“启草昧而兴,有四百兆儿孙飞腾世界;问龙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卫神州。”冯玉祥将军也曾于1943年撰题颂词刻于祠前轩辕黄帝碑上:“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

青城山长联(建福宫后殿楹联)中有句云:“可怜林深杜宇,几番唤望帝归魂。”即喻望帝归隐青城山的故事。

清代咸丰年间在金华宫旧址发掘出一个重达千斤以上的铁铸鼎,鼎腹外壁祥云缭绕,八条飞龙栩栩如生,工艺高超。据考证,这是唐睿宗的两个女儿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焚香修炼用的飞龙鼎。两位公主在太极元年(712)遁入道教之门,曾在青城山金华宫(旧址在祖师殿)修道隐居,二十多年后羽化登天。

唐玄宗虽从未驾幸青城山,却与青城山关系极大。青城山脚的飞赴寺僧众于公元689年占领了常道观(今天师洞),企图把道家洞天变为佛家圣地,势单力薄的道士们只好四处告状。这场官司在信佛不信道的武则天执政时期打了三十多年了无结果。开元十二年(724),信道的唐玄宗降诏,敕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青城山道士六年后将这道“护身符”刻石立碑于宫中,这就是藏于三皇殿中的唐玄宗诏书碑。青城山原名清城山,唐玄宗在诏书中改“清”为“青”,虽不知何故,却从此叫作青城山。

《五代史·前蜀世家》载,前蜀皇帝王衍“尝与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宫人衣服皆画云霞,飘然望之若仙。衍自制《甘州曲》述其状,上下山谷,衍常自歌,使宫人和之”。太后、太妃原为成都城内徐姓人家的两个女儿,天姿国色,擅长诗文,被王衍之父皇王建纳为二妃。王衍即为大徐妃之子。小徐妃因“花不足拟其貌似花蕊轻也”而被王建直呼为花蕊夫人。王建也曾带领皇后和两位徐妃等数十人游青城山,宿丈人观,月余不返。大臣李庭珪和小徐妃都先后奏请王建回都亲理朝政,唯有皇后不同意。次日,丈人观遭雷击,皇后在轰雷中死去。大惊失色的王建回成都后不久也驾崩了。

王衍即位后不理朝政,却在青城山大兴土木,上清宫即为当时的建筑。花蕊夫人多次规劝王衍。尽管如此,花蕊夫人对青城山也情有独钟,常赋诗歌咏青城山河之秀丽:“翠驿江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所恨风光看不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相传明末庆符王屯兵于青城山。他常带兵出山征战,以图恢复大明江山。其妃则在丈人山麓梳妆,等候庆符王归来。不料庆符王战死,陈妃亦殉情自尽,留下陈妃梳妆台,台上有古人题诗:“水月山花万种愁,镜妆高处晓云收。迷离蝴蝶传金粉,宛转峨眉想玉钩。香草有情台畔绿,溪光无语庙门秋。红颜寂寞知多少?不及荒寒一墓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