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烂尾楼?买了烂尾楼怎么维权?

为什么会有烂尾楼?买了烂尾楼怎么维权?

如果买到烂尾楼,应先明确房子的销售手续和产权是否明晰,是否已被银行抵押了;其次要先向销售方确定房子是否有产权证和销售许可证;然后了解房子是否被抵押,如有抵押,要弄清抵押期限,怎样解除抵押;最后如果是拍卖房,应弄清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已经办理等。若是开发商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遭遇“烂尾”危机,则不可将房子退给开发商。因为退房以后,购房者拿不到购房款,只能拿到收据或欠条。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将由买卖关系变为债权债务关系。假如开发商最后因资不抵债,不得不宣布破产,其资产会被法院拍卖,而根据破产法偿债先后的规定,消费者比一般债主更容易得到开发商的补偿款(特别是消费者已经通过预购、获得了房屋产权的)。另外,若决定要起诉发展商时,业主也必须要齐心一致。如果其他业主打了官司,并且获得胜诉、得到赔偿,而有的业主没有及时起诉,可能最终就得不到赔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6

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都是一辈子的大事。可是,一些购房者在买房中却会遇到烂尾楼的情况。万一房产商资金出现断裂交不出房怎么办?购房者的利益又由谁来保障?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买房遭遇烂尾楼该怎么维权。

一、为什么会产生烂尾楼?

"烂尾楼"一般是指开发商在没有完成房地产开发,并已经进行商品房预售的情况下,停止该房产开发的案件。烂尾楼的生成原因不尽相同,也是房地产发展迅速且监管不规范所导致的必然产物。

常见的烂尾楼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种:

1、房地产建设项目业主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困境缺乏后续建设资金,引起诉讼后被法院查封,进而形成烂尾楼,这是形成烂尾楼最常见的原因;

2、房地产建设项目业主内部出现混乱,产生矛盾或管理层涉嫌违法犯罪,致工程停缓;

3、项目业主当初报建手续不全被勒令停工;

4、因违反规划及设计施工质量问题导致被勒令停工。

二、烂尾楼可能存在哪些债务问题?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烂尾楼事件中通常债权人债权受偿顺序为:

1、就该工程有抵押权的债权;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款;

3、一般债权。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所以大量买房人的购房合同无效,开发商所欠他们的购房款也就成为了一般债务。

三、买了烂尾楼怎么维权?

弄清产权归属。万一购房者真的遭遇了烂尾楼,首先要做的还是学会"自救",通过法律等手段尽可能保障自身的权益。

按照规定,若房企破产宣告时房屋尚未建成,或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决定不再继续修建未建成的房屋,就会造成破产企业对购房人债务履行事实不能的情况。

按揭贷款买房和对卖方分期付款买房,这两种买房的方式会对房地产企业破产时,房屋的权利归属产生不同影响。因此,购房者首先应咨询专业的法律意见,弄清自己的权利问题。在搞清楚产权归属后,购房者则应尽量与其他业主一起,获得最大限度的法律支持。

四、破产后购房者还可以申请房产证吗?

开发商破产后,购房者仍然可以按照程序向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

1、购房者应到工商行政部门,查询商品房开发企业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注销;

2、如已合法注销,购房者可凭工商部门出具的开发商合法注销证明,以及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个人身份证等在办证过程中需由购房者出具的资料,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房管部门经核实后,应当予以办理。

五、开发商破产后可以退房吗?

若是开发商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遭遇"烂尾"危机,则不可将房子退给发展商。因为退房以后,购房者拿不到购房款,只能拿到收据或欠条。购房者和发展商之间的关系,将由买卖关系变为债权债务关系。

假如发展商最后因资不抵债,不得不宣布破产,其资产被法院拍卖,而根据破产法偿债先后的规定,消费者比一般债主更容易得到发展商的补偿款(特别是消费者已经通过预购、获得了房屋产权的)。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10-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9-12-24

“烂尾楼”主要指被迫停工停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棚户区改项目(市场化运作),其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项目烂尾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资金链断裂、债权债务纠纷、涉法涉诉、建设手续不齐全、政府叫停等内外部原因。由于开发商资金不足在烂尾成因中占比最大,因此成为了各地政府的主要防范对象。




对于开发商资金不足,可以分3种情况看待:一是资金计划出现意外,且预售款垫付和施工方垫资皆无力解决;二是市场环境预判失败,导致预售不畅;三是开发商将数额巨大的预收款挪作他用。从根本上说,是开发商对项目未深入进行可行性研究、市场风险应变能力低和经营不善等自身因素造成的。


针对其中的垫资施工问题,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投资条例》已立法禁止了政府投资项目中的施工单位垫资施工行为。在这一法律背景下,运用行政手段和金融手段实现对于烂尾风险的长效转移是各地的主要做法。



1、重点监管预售资金


12月13日,西安市住建局发布《西安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拟对用于支付工程建设等费用的预售资金实施重点监管,重点监管资金额度为商品房开发项目达到竣工交付条件,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所需工程建设资金总额的1.2倍。


西安的做法主要针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虽明确要求“开发商必须将预售款用于房屋建设中,不得挪作他用”,但未对由谁监管、怎样监管、监管范围做出说明的法律空白,致力于保证建设工程按期竣工交付,防止资金挪用形成新的烂尾工程。


与西安市采取了相似思路的是今年4月大庆市住建局联合银保监局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市房地产“烂尾楼”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将预售资金全部缴入银行专用监管账户,只能用作本项目建设,不得随意支取、另作他用”。将预售资金存入监管账户后,资金收存、支取、使用将处于政府的实时监管之下,违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约束。


除了以行政手段保证工程款支付外,金融手段也是多地转移欠款风险的主要措施,包括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工程款支付保证保险的应用。


2、信贷支持工程建设


同样在大庆市《关于开展全市房地产“烂尾楼”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中,方案还赞成金融部门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通过信用担保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这主要针对实践中开发商出现资金短缺后个别银行或供应商申请诉讼保全措施,而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项目烂尾的现象,也与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的“对符合授信条件但遇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不应盲目抽贷、断贷”、“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一脉相承。


 

其中,信用担保是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资金融通的金融支持工具,主要通过第三方转移信用风险、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同样在工程建设中,以工程款支付为保证对象的工程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也是地方政府预防“烂尾楼”常用的金融手段。


3、保险转移欠款风险


四川省住建厅联合四川银保监局于2019年11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建设工程保证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深入推进工程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工作,致力于运用建设工程保证保险机制防范和化解工程烂尾风险。


工程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通过引入保险公司作为第三人,确保在开发商未如期向施工方支付工程款时,由保险公司代为偿付、保证工程项目如期开展;也保证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有保险公司对欠款风险进行动态监管并及时预警,通过第一时间转移、分担、防范和化解欠款风险,斩断工程款拖欠带来的债务链。


与四川省采取了同样思路的是同月湖南省住建厅联合省人社厅和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两部门发布的《关于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领域开展建设工程保证保险试点的通知》,通知也提出要试点发包人合同款支付保证保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这也与各地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金融手段防范“烂尾楼”思路一致,都旨在遵循政府与市场、政治运作与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把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


防范“烂尾楼”问题发生,建立长效机制并实施常态化管理才是长远之计。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用其“无形的手”在预防和复活烂尾楼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也应充分发挥信贷和保险的力量,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转移烂尾风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22-06-28

.


政策有防范措施的,但房企有违规操作。


.

.

烂尾的防范政策

.

资金链断裂抽资外逃肯定是根本原因,但国家也做了防止烂尾手段的;

.

首先是网签制度,现在国内大部分城市新房都要经过网签系统;

而网签前必须解除抵押,这就规避了一房多卖和收到楼款不解压的风险,

.

另一点是监管账户,购房者缴纳的楼款要求直接交到监管账户。

.

监管账户内的资金开发商不能随意支取的,

一般而言只能在房子销售次年、封顶、交付、发证分别支取部分楼款。

.

也就是说理论上房企中途跑路了监管账户内还是有钱,

可以供业主自救的。

.

这两年部分地方还出台新规定项目公司的利润只能在项目整体交付后才能上交母公司

期间资金流向只能是母公司到项目公司,不允许项目公司资金流向母公司。

.

这就是这两年上市房企所谓的归母利润过低的原因。


.


.

部分房企的违规操作

.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不网签资金不入监管账户了,

例如去年各地五折甩卖的部分楼盘,很直接地跟购房者说只接受一次性付款,

只签普通合同不网签,楼款打到房企指定账号。

.

这样就能在房屋还在抵押的情况下卖房,还不受监管账户限制。

.

第二种手段比较低端,多见于中小型房企或者村镇级地产商。

是卖了房后用最粗糙的手段把房子的框架搭建到封顶的高度。

.

注意我说的是搭建不是建设,谎称房子已封顶套取监管账户的资

再通过各种贷款、融资、拆借等手段套取现金。

.

之后金蚕脱壳,

这也是为啥很多烂尾楼背后有数十上百个债主,

项目债务比资金账户余额多出数倍的原因。


.

.

.

购房者的避险动作

.

首先肯定是必须网签,而且必须在购房前查询其是否抵押及监管账户账号。

.

房子最好不在抵押状态,楼款必须打进监管账号;

拒绝楼款项打进其他账户,包括开发商指定的其他账户。

.

第二点是最好选择国企或者央企,

不是说民企不好。

.

问题在这个前三的民营房企也能暴雷,

三条绿档的民营房企也能暴雷的时候,

只有国企央企相对比较靠谱了。

.

另外有小伙伴问我,如果买的是新房里的现房会不会就好一点?

.

我只能说会好一点,

但也有出不了不动产证、只能使用临水临电、户籍及学位资源暂时享受不了的问题。

.

第4个回答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