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墙计算公式的原理

2*1/墙厚*(砖长+砖缝)*(砖厚+砖缝)
以上公式,请专家细讲一下(另:09定额下砖墙钢筋的怎样计算)

这个公式的推导思路就是平常用的体积公式:长X宽X高,此式中长=(砖长+灰缝),高=(砖厚+灰缝),这两个数据是墙体立面方向的数据,比较容易理解,且它体现的是一块砖的长和高(含灰缝);而宽=墙厚。

建筑上算砖块数的计算公式是:

单位立方米240厚墙砖用量1/(0.24*0.12*0.6) 

单位立方米370厚墙砖用量1/(0.37*0.12*0.6) 

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

假设是采用1立方240厚标准砖,计算公式实际上要考虑砖缝的 。砌筑砂浆灰缝一般8-12MM,我们一般取1CM。这样砖的尺寸加上灰缝尺寸,那砌筑一个立方需要的砖块=1 /(0.6+1)*(24+1)*12。

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扩展资料

砖墙应根据需要作好保温、洞口、防水防潮、饰面等方面的构造处理。

保温构造:在寒冷地区的外墙体,可采用空气间层墙或复合墙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空气间层墙是在两层实体墙之间留一道密封空气间层;复合墙是用保温性能好的轻质多孔材料,如保温块或保温板同砖墙组作成夹层墙或保温板贴面。

洞口处理:砖墙上开设门洞窗洞后,上口为防塌落应设置过梁。过梁可用木头、型钢、钢筋混凝土或用砖砌成拱券。钢筋混凝土过梁坚固耐久,一般多采用预制的。窗洞的下口为窗台,室外应作好防水处理。

防水防潮处理:外墙同室内外地面接近部位称为勒脚,常遭雨水浸溅,土壤中的水或潮气也会通过毛细管作用,经墙基侵入墙身。为了防止地下潮气及地表积水侵蚀墙体,墙身勒脚应作防潮处理和设置防潮层。防潮层可用防水卷材、加筋混凝土带或防水砂浆作成。

饰面处理:常在墙面抹灰粉刷,砌清水砖墙则用水泥砂浆勾缝。饰面要求较高的房屋可用面砖、天然的或人工的石材等贴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建施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1
一、砖基础、砖砌体:

1.砖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包括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扣除地梁(圈梁)、构造柱所占体积,不扣除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及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砂浆防潮层和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不增加。基础长度:外墙按中心线长度,内墙按净长线长度计算。

2.实心砖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圈梁、挑梁、过梁及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不扣除梁头、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沿缘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凸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虎头砖、门窗套的体积亦不增加。凸出墙面的砖垛并入墙体体积内计算。

(1)墙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计算。

(2)墙身高度:

①外墙: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按实砌高度计算;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

②内墙:位于屋架下弦者,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楼板顶;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

③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④内、外山墙: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3)围墙:高度算至压顶上表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砖围墙柱、压顶并入围墙体积内。

3.空斗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空斗墙外形体积计算。墙角、内外墙交接处、门窗洞口立边、窗台砖、屋檐处的实砌部分体积并入空斗墙体积内。空斗墙的窗间墙、窗台下、楼板下的实砌部分,应按零星砌砖计算。

4.空花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空花部分外形体积计算,不扣除空洞部分体积。

5.实心砖柱、零星砌砖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扣除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梁垫、梁头、板头所占体积。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取标准红砖为例:240mm*115mm*53mm
标准砖净用量=2×砌体厚度砖数÷{砌体厚×(标准砖长+灰缝厚)×(标准砖厚+灰缝厚)}追问

为什么要乘以一个系数2?

追答

一砖墙有两块砖。115+10+115.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1-05
哈哈最简单的办法是,你要熟悉,相关预算,不同墙厚度,1立方米,用砖的数量,计算出砖墙体积,乘1立方米用砖量,及砂浆,就都出来了,
第4个回答  2011-10-29
1/2墙厚就是115cm追问

等于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