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汉字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是一套汉字拉丁化方案,曾是中华民国国家标准。和通字方案一样使用复杂的拼写规则来标示声调,不像其他方案要用到调号或数字;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的应用罗马字母,有别于国语注音字母 ㄅ、ㄆ、ㄇ、ㄈ 等。

特点是用罗马字母变化表示声调。如 iou(幽),you(由),yeou(有),yow(佑)。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决议改名为“译音符号”。1986年一月,并依此修订成“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公告供各界采用。



罗马汉字产生经过

“五四”运动前后,在“文学革命”的影响下,《新青年》和《新潮》等杂志讨论文字改革,提出采用罗马字(拉丁字母)拼音的问题。

1923年《国语月刊》出版“汉字改革号”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发表钱玄同的《汉字革命!》、蔡元培的《汉字改革说》等文章。赵元任提出制订国语罗马字的25条原则和一个国语罗马字方案的草稿。钱玄同、周辨明、林语堂、许锡五等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罗马字拼音方案。

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开会,钱玄同提出《请组织国语罗马字委员会案》,黎锦熙、叶谷虚等也提案请求公议一种罗马字拼音方案,与注音字母同时推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语罗马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