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铜和熟铜有什么区别?

那天在商场看见铜器有这两种,价格也有差异。
请问各位生铜和熟铜在Fe原子的排列上有不同吗?若没有又是哪里的区别?谢谢各位了!-__,-
抱歉写错了应该是Cu原子= =b

1、获取方式不同

生铜是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而成。

熟铜就是将生铜置于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

2、杂质含量不同

生铜的杂质多。

熟铜杂质少。

3、性能不同

生铜无伸长率,易断,且韧性、组织致密性均较差。

熟铜有较好伸长率,韧性好易拉伸,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拉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

4、用途不同

生铜用于铸造水龙头、阀门、水表的壳体、艺术雕塑等产品。

熟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熟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5
你所说的生铜应该指的是铜的合金,如锌铜合金,锡铜合金等等,熟铜应该是指的纯铜吧~
----------------------------------------------------
铜简介
一、自然属性<br>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br>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oC。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br>
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1)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2)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br>
二、铜及铜产品分类<br>
1、 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分类<br>
自然铜------铜含量在99%以上,但储量极少;<br>
氧化铜矿-----为数也不多<br>
硫化铜矿-----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
2、按生产过程分类<br>
铜精矿----冶炼之前选出的含铜量较高的矿石。<br>
粗铜------铜精矿冶炼后的产品,含铜量在95-98%。<br>
纯铜------火炼或电解之后含量达99%以上的铜。火炼可得99-99.9%的纯铜,电解可以使铜的纯度达到99.95-99.99%。
<br>
3、按主要合金成份分类<br>
黄铜-----铜锌合金<br>
青铜-----铜锡合金等(除了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称青铜)<br>
白铜-----铜钴镍合金 <br>
4、按产品形态分类:铜管、铜棒、铜线、铜板、铜带、铜条、铜箔等 <br>
三、铜的品号及质量标准<br>
铜期货合约标的物在97年9月之前实行的质量标准是GB466-82标准,交割品是一号铜,97年9月-98年8月GB466-82与GB/T-467-1997两种标准同时执行,98年9月起全部执行GB/T467-1997标准,高纯阴极铜和标准阴极铜均可交割,没有质量升贴水,只有品牌生贴水.<br>
1、标准阴极铜(Cu-CATH-2)化学成份% <br>
Cu+Ag<br>
不小于 杂质含量(不大于) <br>
As Sb Bi Fe Pb Sn Ni Zn S P <br>
99.95 0.0015 0.0015 0.0006 0.0025 0.002 0.001 0.002
0.002 0.0025 0.001 <br>
2、高纯阴极铜(Cu-CATH-1)化学成份 :Cu+Ag不小于99.95,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0065(杂质分类含量略)。
<br>
四、铜的主要用途<br>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br>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 <<a href="#top">top</a>></td>
</tr>
<tr>
<td style="line-height:150%;"><font color="#FF0000"><strong>废铜的介绍:</strong></font><a name="2"></a><br>
铜与金和银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属一族,因而具有与贵金属相似的优异物理和化 学性能。它塑性好、易加工、耐腐蚀、无磁性、美观耐用。特别是,铜的导电和导
热性除略逊于银以外,是所有金属中最好的。工程上,把退火纯铜的导电性规定为100%,其它材料与 它对比进行标定,称为IACS值(国际退火铜标准值)。因为铜的导电性对微量杂质
很敏感,所以在生产上可以用IACS值作为铜纯度的一个指标。高纯铜的IACS值可达 101.5%。高纯铝(99.996%)和工业纯铝(99.5%)的IACS值分别为64.94%和
59%。也就是说,在电气工程应用中,铜材的导电性比铝材高35%以上。 <br>
铜能与其它许多金属形成合金。例如,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铜与镍的合金 称为白铜,铜与铝、锡等元素形成的合金称为青铜等等。铜中加入合金元素,可以
提高其强度、硬度、弹性、易切削性、耐磨性以及抗腐蚀等方面的性能,用以满足 不同的使用要求。 <br>
在所有金属中,铜的再生性能最好。废铜是铜工业的一个重要原料来源。<<a href="#top">top</a>></td>
</tr>
<tr>
<td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font color="#FF0000">废铜的主要来源:</font></strong><a name="3" id="3"></a><br>
废铜按其来源有两类。 <br>
一类是新废铜,它是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冶金厂的叫"本厂废铜"("home
scrap")或"周转废铜"("runaround")。铜加工厂产生的废铜屑及直接返回供应厂的叫做"工业废杂铜"、"现货废杂铜"("prompt")或新废杂铜。
<br>
另一类是旧废铜,它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如从旧建筑物及运输系统抛弃或拆卸的叫旧废杂铜。铜和铜基材料,不论处于裸露状态,还是被包在最终产品里,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废杂铜经再加工后有大约1/3以精铜的形式返回市场,另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前提是严格的分类堆放及严格的分拣。直接应用废杂铜具有简化工艺、设备简单、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多少,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铜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废杂铜的直接使用率较低,每年约为20万t,仅占废杂铜总回收量的30%~40%,并且黄铜加工材的生产多由乡镇企业运作,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在能耗、环保方面带来后患。
<br>
我国进口废杂铜主要来自美、日、德、俄,其中美国高居榜首,而美国对废杂铜的管理又有严格的规定。以美国的分类标准作为典型加以介绍。美国的废杂铜依据纯度进行分类。美国废杂金属再生研究所甚至把铜及其合金细分为53类。
<br>
美国通常把含Cu量大于99%的铜材叫做1号铜,1号铜可以直接重熔和使用,不要求进一步加工;把铜含量最低为94.5%的铜叫2号铜,这种废杂铜在以金属铜的形态使用之前,通常一定要重熔。其它常见的分类等级还包括加铅黄铜、黄铜与低锌黄铜、弹壳黄铜、汽车散热片、高铜黄铜(红色黄铜),以及应用十分广泛的高速切削黄铜,其车屑直接再生,以同成分合金的形式用于重新加工黄铜产品。对制造厂家而言,其主要优点就是大幅度降低净金属消耗的成本。废杂铜也用于生产铜的化学制品,但不易获得定量数据。
<br>
我国目前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国门,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已经列入国家技术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标准的修订工作预计2002年底完成。
<br>
废铜详细标准请参看各国废料标准。<<a href="#top">top</a>></td>
</tr>
<tr>
<td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font color="#FF0000">废铜的再生和加工方式:</font></strong><a name="4" id="4"></a><br>
实际上所有的废铜都可以再生。再生工艺很简单。首先把收集的废铜进行分拣。 没有受污染的废铜或成分相同的铜合金,可以回炉熔化后直接利用;被严重污染的
废铜要进一步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对于相互混杂的铜合金废料,则需熔化后进行成 分调整。通过这样的再生处理,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受损害,使它得到完全的更新。再生的废杂铜应按两步法处理,第一步是进行干燥处理并烧掉机油、润滑脂等有机物;第二步才是熔炼金属,将金属杂质在熔渣中除去。
<br>
由于废铜可以再生,从而有较高的价值。例如,清洁的1级废铜的价格可以达到新精炼铜价格的90%以上;黄铜新废料的价格也可达到相应黄铜价格的80%以上。
<br>
世界上废杂铜处理工艺及设备形成倾动炉火法精炼工艺加ISA电解工艺的废杂铜先进处理工艺。西德精炼公司(NA)胡藤维克凯撒工厂(HK)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废杂铜精炼厂,它采用一台倾动炉(350t/f)和一台反射炉
(200t/f)处理废杂铜,采用ISA工艺(DK=313A/m2)生产阴极铜,产能17万t/a。美国废铜再生工艺。
<br>
我国与国外先进的再生处理工艺相比, 对废杂铜的预处理及再生利用工艺及装备整体水平落后,废杂铜的预处理及再生利用两大环节脱钩,我国至今没有一个从废杂铜拆解到阴极铜精炼的完整废杂铜工厂,废杂铜精炼工厂厂多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差、环保问题严重。我国至今没有一座现代化的杂铜精炼工厂或车间。这些工厂规模一般在0.5-3万吨级,火法精炼基本采用反射炉,炉能
25-110吨大小不等,这种炉子热效率低、能耗大,还原作业时黑尘污染严重,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只能达到甚至低于
GB/T467-1997标准中标准阴极铜的水平。相当数量的高品位废杂铜未经精炼即被直接生产铜线锭和铜"黑杆"。
<br>
江铜、云铜、铜陵、大冶等以处理铜精矿为主的国内大型铜企业也将的参与必然加剧国内废杂铜原料的竞争,冲击中小废杂铜企业.
江铜将引进先进的倾动式阳极炉,建立专门杂铜处理车间,作为实现公司十五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 <br>
我国废杂铜再生、加工行业必须走技术进步的健康发展之路。<<a href="#top">top</a>></td>
</tr>
<tr>
<td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font color="#FF0000">国内外再生铜的消费和分布情况:<a name="5"></a></font></strong><br>
许多国家对铜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再生铜来满足国内需要。例如,美国的铜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在1976到1996年的20年间,由废铜再生提供的铜占每年铜
消费量的比例在44%至54.7%。在欧洲,铜矿资源缺乏,除大量进口铜精矿外,还要依赖废铜作重要补充。据统计,1997年再生铜占总原料的42.6%。其中废铜直接利用的为22.4%,经再次精炼的为20.2%。
<br>
我国既是铜资源较贫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第二大铜消费国。而解决资源缺乏和消费急增矛盾的方法则是大量进口铜原料,90年代以后,我国废杂铜进口量迅猛增加,我国近两年废杂铜用汇额达22.5亿美元,为同期进口铜精矿用汇额的
1.32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杂铜进口国之一,主要来源地是工业发达和环保要求严格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从美国和日本进口量比例分别为38%和25%。此外,估算我国每年尚有
15万吨的自产废杂铜。我国炼铜行业矿铜原料与废铜原料之比为 2.69:1,废杂铜在铜原料中比例已达27%。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楼上这位老兄说了一大顿也没说清楚熟铜生铜有什么区别,其实熟铜生铜的区别就是含杂质的量不同是了,生铜的杂质多,所以生铜无伸长率,易断,而熟铜含杂质少,所以熟铜有较好伸长率,韧性好易拉伸。在他们的原子的排列上我就不知道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2-04
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其实生铜就是铸造铜的民间叫法,熟铜是加工铜的民间叫法,这种叫法来源于民间对铁的分类(生铁、熟铁)。但铜在资料上很少有这种说法,一般都称为铸造铜和加工铜,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内部组织结构(金相组织)。
第4个回答  2007-08-15
生铜无伸长率,易断;
熟铜有较好伸长率,韧性好易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