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城市生活了几年,然后回老家的小城市,是什么感受?

如题所述

‍‍我在深圳漂泊了11年了,对深圳有很强烈的归属感的同时,生活上又有很强烈的排斥。归属感是因为我非常认同深圳营造的简单人际关系和利益交换法则,少有虚假的应酬多是务实的博弈,完事各自是各自的生活。深圳人行为上大多有较强的自我约束,所以社会更井然有序更有规律更有规矩。地方当局服务意识更强态度更好,公职人员也更懂得收敛;这样的城市在大陆的政治体制下,作为一个生意人我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但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力支撑者和主要决断者,我把生活地点搬离了深圳搬到了东莞的临深小镇。我在老家小镇的森林深处买了个大房子,家人们从最初的抵触慢慢成了深深的喜欢和繁荣的浮华对比,我更希望我的孩子能理解在朴素的自然里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事,能在他们内心种下一颗平凡之路的种子,对我而言就是最好的回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5
过年从温州回济南老家。特别不习惯。公交车两百米一站,司机开的还慢。很不适应,跟人约的时间迟到了半小时。没完没了的饭局。三五好友相约吃饭撸串在温州也经常有,但是回老家第一天就懵了。一开始就三个人,后来电话传电话人越来越多,从小桌换到大桌,最后来的我都不认识。而且交游广阔的几乎顿顿有局,甚至一晚上要赶三四场。温州除了好友一般都是相约谈事情才上饭局,这边没什么事都开局。虽然济南是省会城市里经济倒数收入水平不高,但是攀比也没落下,年轻人一个月三四千五六千的动不动就是宝马奔驰凯迪拉克,全是父母在背后撑着。做事停留在嘴皮子上的太多。很多人前面回去见面的时候打算做的事情今年还是一个想法。温州更多的是想到就去规划找资源,齐活就开始干。水平低下。不是说人的素质!而是人的想法,绝大部分人每天琢磨的都是些连鸡毛蒜皮都不是的事情,而温州人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挣钱。
第2个回答  2018-10-25
‍‍刚从北京回湖南长沙,说句实在话,那差别还是蛮大的,回来两周了还没有适应,希望尽快地能够适应吧,其实长沙和北京比,也就房价比北京低,其他还真的没有可比性。从一出高铁站就能感受到差别。换乘了长沙的地铁,里面熙熙攘攘跟菜市场一样,出了地铁过马路,行人不看红绿灯。然后长沙的工资真的很低,四五千都算是技术高薪,当然了,你如果往管理层爬那还是会上万的。这周开始找工作,本人只有大专文凭,看了网上招聘,公司好点的做个文员都得本科文凭。什么都得有经验,就业机会跟北京真的没得比,不禁跟朋友感叹,真不知道生活在长沙的人拿着这些工资是怎么生存下来的。以前在商场买衣随随便便几百上千不觉得有啥,现在回来不敢随随便便花,也不知道何时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
第3个回答  2018-10-25
‍‍说说我的经历吧。2012年回家过年时,是已经在北京待了四年。那时候,父亲终于安定下来了。在市里有了一套60平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当我踏入平顶山(当然河南省平顶山可能还没有资格列入三线城市)市火车站的土地上时,一种熟悉的感觉铺面而来。那些年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记忆,穿越漫长而又厚重的光阴,直抵心间。那些年,是这趟火车,载着我从小镇的将明未明的时分出发,于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刻抵达。这里的一切,曾经都是我向往过的地方,也曾是年少时奔波过的地方。那时候,出了火车站西广场,沿着广场前的什么大道(当时应该不叫这个名字,当时应该叫平煤大道)走个百十来米,左拐,进入到火车站综合市场,在那里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鸡汤米线。或者来一碗浓香溜滑的酸面条,配上一个两面金黄夹着卤菜的火烧,便是一次莫大的享受。‍‍
第4个回答  2018-10-25
‍‍我离开广州有8年了,是回到土生土长的农村,过上了那个农村人要经历的事情,结婚,生子,打工,可是我骨子里又很犟,打工两年后,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之路,做安防生意,在我们这个相对信息不对称的小县城,我用了4年从最初的2万元做到了50万,也算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只是从今年来看,安防这一块在我们本地小县城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潜力了,毕竟我们县城的总人口才40万左右。今年也给老家的房子重新盖了下,本来打算在县城买套房子的,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先给家里房子收拾一下,用剩下的钱我打算开始我的第二次创业之路。在这大半年我是一边在家帮忙一边思考着我的再次创业项目,在九月的时候我去了几个大城市,验证了之前的一些想法,也重新通盘调整一下自己心态,最后在回来的飞机上确定自己第二次创业的方向,但是做这个可能会投资很多,我这点钱对于这个项目也只有启动的份儿,不过我这人有个缺点就是自信太过强大,决定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尽量让自己钱悔也别让自己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