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乐安99年大中专毕业生到现在还没有分配

如题所述

1998
一.现状

自从1998年国家真正对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以来,很多大学生感到找工作越来越难了。2005年,国家真正开始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北京开始招大学生当村官,但少有人应。而与此相对应的是,2006年中国新招大学生400多万,应届毕业生400万左右,而1998年新招大学生才200多万,应届毕业生才不到200万。按中国亿人口计算,我国大学生比例不过16%,与欧美国家相比落后极多。那么,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这么快,而大学生却找工作越来越难了呢?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77年恢复高考后大学生的分配体制。那干十年,中国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大学生的分配去向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但从92年开始,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实行。而从96年开始,在211学校并轨改革开始后,原先的计划分配体制已开始无法继续运行,因为政府机构开始精简,事业单位开始裁员,国营企业开始私有化,工人开始下岗,已无力再大规模接收大学生,国家开始允许私营企业接收的大学生落户口,到98年,70%以上大学生需自主择业了。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从2002年开始,考研出现热潮,留学掀起高潮,因为很多大学生看到,人才市场上大专文凭不值钱,本科文凭很普遍,研究生还尚可入眼,海归最吃鲜。于是,大批大学生选择不就业,而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但仅仅到了2004年,就连研究生、海龟也要和大学生一同抢工作了,MBA也不再好使,而成了处关系的学习班。

而据笔者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供求不平衡: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当成商品,学校是生产大学生商品的生产者和供货商,各企事业机关单位是需货商,现实是:需货商在中国有1000余万家,商品三年期存货有1000万个,现货每年有三四百万个,供大于求。

2. 质量不平衡:中国现有大学生生产商2000余家,但名企仅占2@家左右,大量生产商的产品是机械式、理想式、学者式,仅有少量是复合式。

3. 需求不平衡:沿海区现在是供大于求,西部区是供低于求。但现实是:商品大量积压在沿海区。

4. 倾销情况严重:许多优质品因竞争激烈而降价,造成中国商品大量倾销,难卖还不值钱。

5. 商品结构不合理:许多社会需求的商品,如策划师、广告人、房地产评估师、物流师等新兴商品,正规生产厂并不生产,而被民办生产厂供应,导致量与质往往不足。

二.与欧美对比

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方式与欧美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资金:

1)中国:主要靠国家财政;

2)欧美:主要靠社会捐助。

2. 教育方式:

1)中国:重成绩、求文凭、填鸭式;

2)欧美:重素质、求实践、引导式。

3. 就业:

1)中国:分配→自主

2)欧美:自主

4. 管理:

1)中国:封闭→半自由

2)欧美:自由

有一个故事,2002年秋天国内一讲师到某市中学演讲,讲“全球条件下的家庭教育”,试图说明对留学低龄化不必大惊小怪,但被一个少年打断反驳说很多少年留学生到国外水土不服,生活无法自理,不但学不到知识还染上了坏习惯…没等他说完,家长和老师就把他拖了出去,还打他让他道歉,但他不道歉,跑到楼顶要跳楼,是这位讲师给了他一个喇叭,让他把要说的话说完,他才幸免未求死。

还有一个故事,第21个老师节时,一分国家级教育杂志封面上有一个大字号标题《人民教师,无尚光荣》,有一君小学生打电话给编辑部说“无尚”应该是“无上”,接电话的妇女编辑称,这篇稿子是新华社的通稿,领导讲话的原稿也是这么写的,所以尽管她们刊载时也觉得不对却没有改,小学生回头问老师,那考试时写成“无尚”会给分吗?老师说:“要是那个领导或那个编辑阅卷可能会给分,要是我阅卷就不给分。”

而在韩国青州的历史博物馆,一边展览出土文物,另一边展览的则是复制品,在这一边,你可以随意把玩甚至敲敲打打,而在中国,没一家可以这样“闹”。找zhichengzheng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