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

如题所述

一要平等友好,忌居高临下发号施令。

班主任要明确,学生才是教育对象,家长不是。虽然不少家长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但并不意味着班主任可以像教育学生那样教育家长。

家长是教师的合作对象,双方应该是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班主任不能在沟通中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家长发号施令。比如,学生犯错误,班主任批评家长,甚至让家长在全班学生面前做检讨。这种做法不合适。班主任让家长到校不应是问责,而是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比如,许多班主任习惯通过班级群发布通知、布置任务,因为更方便、省时。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要让班级群变成班主任发号施令、家长违心逢迎之地。

二要公正公平,忌依据学生成绩或表现采取差异化态度。

有教无类,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应公正公平,与家长沟通也应如此。工作中,不少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这种方式可以采用,但要注意不能因学生表现而对家长有所区别,即对学优生家长态度好,对潜能生或犯错误学生的家长态度差。这会让家长感觉受到歧视,也会使家长对孩子的表现产生强烈反应,比如有的家长受到班主任批评后会迁怒于孩子。这不仅破坏了家校关系,也破坏了亲子关系。

三要移情换位,忌强人所难“一刀切”。

家校双方移情换位,才能互相理解,进而更好沟通。班主任应平和倾听家长的诉说,冷静接纳家长的建议,积极回应家长的情绪,适时鼓励家长的努力,理解体谅不同家长、家庭的养育压力和困难,工作中不强人所难,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布置任务。

如果有余力,班主任可以开展基于本班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的研究,及时调整家校合作策略,逐步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家校合作模式。

四要保护隐私,忌泄露学生及其家庭信息。

家校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尤其在收集、汇总信息时,涉及家庭隐私和重要信息的不应在班级群完成,而要一对一进行。同时,涉及学生或家长隐私的内容也不能在微信朋友圈或工作群进行传播。

家校沟通的内容

1、信任是前提。

信任,主要在可能有误会时起作用。遇到不解的事情,先相信对方的动机是好的,相信当时或许有特殊情况自己不了解。无论对老师、孩子、家人还是其他熟人,我都会先信任,再了解。

2、坦诚,以诚沟通。

有的家长怕老师,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就算为了孩子,也一定要克服从老师的恐惧心理,把老师看成平常人,真诚地交流就好,有时候家长把自己的真实处境、孩子的真实状态,和老师沟通了,老师会更理解的。

3、换位思考。

常有家长会嫌弃老师布置的要求太细,对孩子太过于严苛了。通常低年级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孩子把好习惯巩固住。在老师看来,最初建立了好习惯,比高年级改坏习惯要容易得多,所以老师觉得这是很紧迫的事。

另外,老师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和家长,有的老师可能要带两个班、三个班,他们本身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就会希望自己指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孩子能改进,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了又提醒!


4、多掌握信息,别轻易下结论。

听孩子的叙述,孩子没有撒谎,但他不一定说的是全部,描述得也不一定足够准确。比如老师可能一时心急说了个不太高雅的词,或者发了脾气,被孩子回家学了,而这个老师一天的其余99%的工作时间,都是非常敬业且有爱心的。孩子可能会断章取义,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是倾向于自己好的一面去描述,家长一定要客观采取信息,要多去了解,不可偏听偏信。

5、适时进行家访

家访既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感情投资,它可以加固家庭、学校之间的桥梁,缩短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紧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关系,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