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内附全文)

如题所述

在2月6日中国气象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份至关重要的报告——2022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正式揭开面纱,由国家气候中心精心打造,详尽解析了过去一年的气候画卷</。这份权威报告不仅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基本气候状况,还涵盖了气候系统的监测动态,以及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剖析,同时对气候对社会、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


为了全面展示中国在气候研究领域的最新成就与进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集结了30多位顶级专家,精心编撰出这一年度巨著。它以五个章节结构展开,从气候概览、气候系统观察、灾害天气解读、气候影响评估,到国内外重大气候事件回顾,全方位揭示了中国气候的最新动态和影响。


2022年的气候舞台,我国呈现出了鲜明的暖干特征,极端气候事件不容忽视。全国平均气温攀至历史次高,但降水量却创下了2012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干旱与洪涝并存,南方地区夏秋连旱尤其严重;暴雨频繁,华南、东北地区雨涝肆虐,珠江和松辽流域遭遇洪水;台风活动异常,首个台风“暹芭”势头强劲,而“梅花”则四度登陆,强度大、范围广,夏季高温创纪录,南方“秋老虎”势头不减;冬季寒潮频发,2月南方遭受低温阴雨雪和光照不足的困扰,11月底至12月初的强寒潮带来剧烈降温;虽然强对流天气减少,但局部地区依然带来严重灾害;沙尘天气北方偏少,且出现时间较晚。据统计,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相较近五年平均水平有所减少。


全国平均气温10.51℃,比常年高出0.62℃,春夏秋三季均创历史纪录,但冬季稍显偏低;全年降水量为606.1毫米,比常年下降5%,冬季春雨较多,夏秋相对干旱,夏季降雨量为1961年来第二少。东北、华南和华北地区降水量偏多,长江中下游、西南和西北地区则相对较少,辽河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来第二多。


2022年汛期,雨季进程整体提前,但降雨强度差异明显。华南前汛期提早结束,雨量偏多;华北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量偏多;东北雨季同样早出早归,雨量充足;华西秋雨提前结束,降雨量偏少;长江中下游梅雨期较短,降雨偏少;西南地区雨季同样早出早归,但雨量不足。


要了解这些详细数据和深入分析,请查阅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的《中国气候公报(2022)》全文,获取最权威的气候信息</。该报告由国家气候中心权威发布,经过精心编纂,由刘佳编辑,段昊书审核,旨在为您提供最全面的气候洞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