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虫病疾病病因

如题所述

羌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南方以黄毛鼠和褐家鼠为主,北方则以黑线姬鼠和社鼠等常见。虽然这些鼠类感染后通常无症状,但病原体会在它们的内脏中长期存在,成为羌虫病的重要贮存宿主。兔、猪、家禽和鸟类也可能被羌螨感染或携带病原体,尽管人被羌螨叮咬的情况较少,但病原体会在感染者体内,不过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大。


传播羌虫病的关键媒介是羌螨,其中地里纤羌螨和红纤羌螨已证实能传播病原。羌螨偏好温暖湿润的环境,如丛林和溪边,它们通过叮咬携带羌虫病东方体的鼠类,病原体在螨虫幼虫体内繁殖,经过多个阶段后传给下一代,再叮咬鼠类,形成自然疫源地。人则可能在进入这些地区时被羌螨幼虫叮咬而感染。羌螨幼虫是寄生性的,而其他阶段则自食其力,通常一年只吸一次人和动物的体液。然而,病原体可以通过卵传递给下一代幼虫,因此,被感染的第二代幼虫是主要的传播者。


人群普遍易感羌虫病,野外劳动人员、频繁接触丛林杂草者以及青壮年由于接触机会较多,患病率较高。感染后,人体会对同株病原体产生持久免疫,但对其他株的免疫力仅能维持数月,因此有再次感染的风险。




扩展资料

羌虫病又称丛林型斑疹伤寒,或称红虫病。其致病主要为被带有恙虫病立克次体的恙虫幼虫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热病。一般而言老鼠是恙虫最常见的宿主。恙虫病潜伏期约9至12天,主要临床症状为:在螯口处形成特有的无痛性洞穿式溃疡性焦痂;发高烧(39℃以上甚至40.5℃);局部淋巴腺发炎肿大;自发病日起4-5天开始﹐躯干先出现红疹继而扩至四肢及脸﹐约第9-10病日间会消退;常伴有头痛、出汗、结膜充血、昏迷、末期心跳衰竭、休克等症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