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镇的人文典故 (不是历史发展)

如题所述

民国报人徐世康 
徐世康(1911-1952),出生于今苍南县金乡镇西门大街,毕业于浙江省立十中(今温州中学)与上海东吴大学,少年起就关心国家大事,尤喜爱鲁迅的杂文,不时还收听电讯,写了不少文章刊于报刊,显露出才华。
大学毕业后,徐世康带着一大箱书籍回到家乡,走上了新闻战线。当时温州的报纸有《瓯江日报》《温州晨报》《温州快报》《艺报》《温州新报》等,发行量都不大,起不了很大影响。唯有1930年9月创刊的《温区民国日报》是温州报业史上第一家规模较大、人员较多、经营较好的大型综合性日报,徐世康便到该报任职。1934年9月,《温区民国日报》改名为《浙瓯日报》,徐世康升为总编辑,次年秋兼任社长,事业心很强的他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主持该报工作。
为了加强通讯联络,他在市区府学巷创办了浙瓯通讯社,先后在瑞安、平阳、乐清、泰顺、玉环、永临等地设立分社或支社。1935年通过考试,还招收了两名女新闻记者,引起社会的注目。根据读者情况,他将对开大报改为四开小报,版面也很活跃,有国际新闻、国内电讯、社论、本地商情、各界新闻、各行各业广告,还有“提倡国货”“家庭常识”“法坛”等专版,以及文艺副刊《红尘》等。由于报道面广,热心为大众服务,报业蒸蒸日上,1935年至1936年,每天通常出12版(3张)或14版(三张半),最多时每天出16版,发行量也日益增加。
徐世康身为总编辑,非常善于撰写社论,就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阐明编辑部的看法。那时几乎每天都有社论或评论,他除了约请社会贤达、行家学者撰写外,大半还出于他自己之手。他写新闻、社论文思敏捷,表达流畅,有时为了紧密配合时代潮流,甚至在报纸付印前还在赶写社论。
开辟专刊专辑,宣传抗战救亡
l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徐世康与《浙瓯日报》同仁们全力投入抗日救亡工作。是年12月,当选为永嘉县监察委员的徐世康赴各区推进乡村救国运动,大力报道乡村抗日救亡新闻。徐世康妻子徐秀清时任《浙瓯日报》校对,也以县妇女会理事的身份在城区各镇举办讲座,主讲抗日意义,动员妇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12月,旧温属联立中学女学生梅爱文控诉其父大汉奸梅思平投靠日寇的卖国罪行,印发《我不愿做汉奸的女儿,我要打倒我的爸爸》的庄严宣言,《浙瓯日报》也全文刊登,作了详尽报道,一时轰动全国。
抗日战争爆发一周年时,温州各界举行多种纪念活动:中山公园中正纪念堂举行追悼阵亡将士及死难同胞大会,全市鸣钟致敬,举行阵亡将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城区举办两万人火炬游行。《浙瓯日报》接连出了数期纪念导刊。徐世康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读者对象刊发专辑,1940年4月在副刊《永嘉青年》中出了“革命人生观”专辑,鼓励青年奋勇抗日;在《永嘉妇女》中刊出“妇女要回家庭去吗”专辑,在副刊《展望》中广泛特约我市已故诗人马骅(莫洛)、唐湜等文教界人士及抗战工作干部撰稿,连载缪天华抗敌鼓词《新娘叹》,以及邹伯宗等人的抗战歌曲。《浙瓯日报》还主办《浙瓯儿童》周刊,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报道各地儿童抗敌故事以及报道逃难儿童状况。刊出准时,深得各界支持与同情。在日军疯狂轰炸,伤亡惨重,生产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徐世康更是重视报道经济建设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浙瓯日报》特辟《经济建设》副刊,刊发朱馥生“论增产粮食”、项锦掌(项骧之子)经济专稿等等。
八年抗战,温州沦陷三次。《浙瓯日报》几经搬迁,曾搬到瑞安高楼,每日出对开报两版,所载多为国内外简要电讯及温州各地消息,还特辟副刊《高楼》,发表各地抗战通讯,漫谈敌占区近况及敌后山乡生活,以及连载抗日版画歌曲等,很受读者喜爱。
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浙瓯日报》收到电讯是夜8时许。徐世康随即组织全社人员和家属大小上街游行,高举写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大字方牌为前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呼口号。游行队伍从南大街、五马街直至西门,市民们闻讯,有的加入游行队伍,有的在原地欢呼放鞭炮。
次日,《浙瓯日报》以两个版面的通栏刊出特大标题:“日本已宣告屈膝,接受无条件投降”。徐世康长子、温中二年级15岁的学生徐行,在《浙瓯日报》刊发《狂欢之夜》一文写道:“许多青年和小孩跟在我们队伍后面,大人们买了成千发的鞭炮在燃放,顷刻间,大家都沉浸在狂欢的气氛中”。徐世康第二个儿子、瓯江小学六年级l2岁的学生徐游也在《浙瓯日报》副刊短文中写道:“归家的时候已是午夜了,街上人少了一些,但仍听到爆竹声、锣鼓声和隐隐的欢呼声。”
吸纳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浙瓯日报》在徐世康的主持下,吸纳了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参与报业活动。
老共产党员吴明允1942年被捕,是徐世康出面保释,安排在《浙瓯日报》工作。徐世康将妻子徐秀清校对这个位置让给吴明允。l947年,曾是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的王思翔(张禹)从台湾回来,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找到徐世康,徐就让他进入《浙瓯日报》,先当校对,后当编辑、主笔。王思翔等人办的《民主》期刊也是在徐世康支持下得以顺利出版发行的。
新中国成立后任温州市市长的地下党员胡景瑊,一直把《浙瓯日报》作为党联系进步人士的纽带,有时化名在报上发表文章。徐与胡私谊较深。由于一些见报稿里有不少倾向革命与进步言论,当局曾打算抓人,徐世康以大义为重,据理力争,全力保护,使作者免遭劫难,进步分子不致连累。为了支援浙南地下党办报,经过王思翔等人精密策划,《浙瓯日报》曾将一部二号印刷机和一套新铸的铅字,对外说是以多少两黄金拍卖,实际上是悄悄地运到瑞安革命游击区郑嘉顺、胡景瑊那里去。
马骅与徐世康交往颇深,曾对笔者说:“多少年来,我想写一篇关于徐世康的纪念文章。”吴明允和王思翔更认为,徐世康真是当时新闻战线上的大好人,如果没有他的保护,不知会遭到什么境地,哪来有如今这样美好的晚景。当代新版《苍南县志》为此在人物卷里为其立传。
内容摘自苍南新闻网,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5
公元736年,李白携家带口来到任城,也就是现在的济宁市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23年。有一次,李白到金乡游玩。玩了几天,就离开金乡去单县。当走到城南现在霄云的一个小村庄时,恰好遇到一个恶少强抢民女。李白虽是文人,但剑术很好,就打跑了恶少,救下了民女。这里的村民为了感谢李白,建了一处庙宇,取名李白庙,后来这个村子就叫李白村了。李白与金乡的那些诗据史书记载,李白曾多次游历过金乡,并写下了几首不朽的诗文。《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天宝八年(公元749年),李白49岁,这年春天,李白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这首诗也是李白诗中的名篇,多种版本的《唐诗选》也多选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