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如题所述

先秦时期就有了。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

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

东汉时,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其时,外戚势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团专政局面。

扩展资料: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1、“太监”一词的由来

“太监”一词,最早出现于辽代,指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皆设有“太监”。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

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却不尽是太监。

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

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所以,宦官便同太监混为一谈了。

2、“太监”的起源

关于太监的起源,中国早在殷商就有“寺人”,据专家考证,甲骨文中已有相关的记载,历史自然比西方要悠久。。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

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6

太监古称宦官,是对在宫廷中为君主及其亲属生活服役的官役人员的总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各国君主的宫闱中,已有使用宦者的记录,但当时使用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也有生理正常的男性,而且真正管事的,往往还是生理正常的士人。明张萱在所著《疑耀》上说:“余阅《黄帝针经》,帝与岐伯论人不生须者,有宦不生须之语,则黄帝时已有宦者。”不过黄帝的《灵枢经》,《素问经》,据说皆是后人伪托的,所以黄帝时已有宦官这句话未免不甚可靠。又有人说,尧舜时代已有“五刑”,即使没有太监,这种被宫的“准太监”大概已经存在了。

但周朝已经建立太监制度,却是确定之论。《周礼・秋官》云,“宫者使守内”,郑玄注解说:“以其人道绝也。”又《后汉书・宦者列传》序上说:“周礼,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这都是太监已经存在的证据。

西汉时,宦官亦兼用士人,著名的辞赋家扬雄给事黄门,位执戟;经学家孔安国掌御唾壶,均为佳话。东汉时,太后听政,宦官才全部使用阉人,而经阉割后才准许进宫服役的男性,一般也就被统称为宦官。从此以后,宦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曾经阉割,二是在宫中服役。所以受了宫刑的,并不等于宦官。

《秦会要订补・三辅故事》载,“始皇时,隐宫之徒七十二万,所割男子之势高积成山”,但他们都不是宦官。《汉书・西域楼兰传》载,汉武帝征和年间(前92-前89),在汉朝做人质的楼兰王子犯了法,被施以宫刑,但他亦不是宦官。司马迁因为替李陵投降匈奴作辩解,触怒汉武帝被下蚕室受了宫刑,但他也不是宦官。明朝,大量自宫后未能进宫服役的男子,也不是宦官,他们被俗称为“无名白”或“私白”。

史书记载最早的有名有姓的太监是春秋时期的竖刁。竖刁是春秋时期齐国人,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他不惜自行阉割,而成了太监。但是,他对齐桓公其实是假忠诚。管仲去世前,曾叮嘱齐桓公有三个人不能用,一个是将自己孩子烹了给齐桓公吃的易牙,一个是母亲去世后也不回去奔丧的卫开方,还有一个就是自宫的竖刁。管仲认为,连自己的孩子、自己的母亲、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的人,是靠不住的。但是齐桓公不听,重用了这三人。后来齐桓公病危时,竖刁等人作乱,将齐桓公软禁起来,并将他活活饿死。

第2个回答  2011-12-12
太监这个名称是从唐朝开始的,在唐朝之前,所有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统称宦官。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
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先秦时期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国宦官嫪毐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宦官一般由身分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东汉时,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其时,外戚势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团专政局面。
唐宋时期 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太宗死后,制度渐弛。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大有人在。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德宗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因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把持,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在宪宗到昭宗期间登基的9个皇帝中有7个是由宦官所拥立,两个被他们所杀。宦官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宋代也设内侍省,由宦官主管。但宋代宦官干政的现象不如外戚专权严重。
明清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永乐十八年(1420)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接报告皇帝。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成化十三年(1477)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此外,宦官任职机构膨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英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此后,宦官之祸迭起。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都是权倾朝野、势力显赫的权宦。他们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巧取豪夺,屡兴大狱,加剧了明朝政治上的腐败,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鉴于明朝宦官为害之烈,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清初规定:宦官归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称宫殿监办处,设总管、副总管等职。康熙时总管宦官为五品,雍正时改成四品。裁明代“二十四衙门”为“十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顺治时设置宦官千余人,乾隆年间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过此数。宦官升迁降调由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这些措施得到较好贯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宦安德海、李莲英等屡犯例禁,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的专权现象。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也结束了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的宦官制度。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48708.html?an=0&si=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2-12
太监制度始于秦汉,盛于隋唐,颠于明朝,终于清朝。
秦朝以前没有一个出名的太监。
而秦朝最出名的太监就是赵高。
汉朝最出名的阉人就是司马迁,但他不是太监。蔡伦就是太监。
东汉末年的“十常寺乱政”就导致了三国时代的出现。曹操的义父也是太监。
蜀汉的阿斗也是烂在了太监的手里。
晚唐的政权几乎都是控制在了太监的手里的。
明朝的大太监有:王振(怂恿英宗出征导致土木堡之变)、曹吉祥(刺杀景帝迎英宗复辟)、刘瑾(谋反被武宗擒杀)、冯保(和张居正开创了万历新政)、魏忠贤(登峰造极的九千岁)。
清朝太监就数李莲英了。
第4个回答  2011-12-13
太监”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不过那时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 。“太监”一词,辽代才出现,明代,太监和宦官才发生联系;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高级宦官;充任太监的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公公是对太监的尊称,因为太监,特别是高级太监最接近皇帝,权势极大,最了解皇帝的心思,在朝为官者有些时候不得不依靠太监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借助大太监的权势往上爬,要是直呼其为太监,那是在侮辱他,所以尊称为公公,以示尊敬。至于“公公”的称谓到底何时开始,由何而来,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寺人是宦官的早期称谓。曾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寺人”之得名,是因阉割后的男人,已如寺院中斩断情缘的苦行僧一般,故而以“寺”名之。

其实,寺人的称谓早在西周时代即已出现,当时中国境内尚无佛教,更无僧人,因而也不可能存在两者类比得名的情形。究其根由,古代“寺”、“侍”两字相通,《诗经·秦风》郑氏笺云:“寺,又音侍,本亦作侍字。”所以,寺人是因其内廷侍奉的职掌而得名的,“云寺之言侍者,欲取亲近侍御之义,此奄人也。”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是古代官方文书中对宫廷阉臣的正规称谓,历代正史为阉人作传,多称“宦官传”或“宦者传”。从“宦”的字义分析,本应包括臣隶及仕官在内,通常人们所言宦海、宦途、宦游,其实仍旧是由“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为宫中阉人的专称,大约是秦汉之后的事。

以“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通称,是明清时代的事情。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晚至唐宋时期,朝廷中仍有太监官职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此后,太监逐渐成为宫中阉人带有尊敬色彩的通称。

人们还由汉代宫廷阉宦的官服以貂尾和“铛”为冠首饰物,而将宦官称为貂铛。据《汉官仪》云:“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铛左貂;光武以后,专用宦者,右貂金铛。”汉宫侍中、中常侍,加黄金当附蝉,貂尾为饰。侍中作为朝廷的普通官员多插左貂,由宦官担任的中常侍则插右貂,用赤黑色貂尾。从中也可看出,宫中宦者的服饰与普通官员是略有区别的。

除了上述两大类外,还有以其生理特征与常任职役组合而称的情形。这类称呼也很多,如有宦寺、阉寺、阉宦、宫监、貂寺、内铛等等。再是有带明显感情色彩的称谓,如鄙称有宦竖、阉竖、内竖以及阉狗等,尊称有公公、老爷等。

宫廷中的宦官彼此之间一般都以“爷”互称,姓张称张爷,姓李称李爷。遇到辈分比自己高的宦者应称“师父”,对外人则通常自我谦称为“刑余之人”。据晚清宫廷中的太监池焕卿等回忆,“太监们不喜欢人们把他们直称作太监,如果你把他们叫做公公,那简直是骂他们八辈祖宗。”由此可见,在太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人们能像普通人那样的,称其为“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