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表明什幺

如题所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答案B
因为作者心里的愁苦悲伤,所以本来与往常无异的花鸟也变得引人落泪。这说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会受到主体思想的影响,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0
亲亲您好,文人墨客自古多愁善感,感情丰富,文笔细腻。能言普通人所不能言,能写普通人所不能写。所谓“一粒沙上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心情悲痛时,见美丽的花落泪,听鸟儿欢唱反而更加忧伤。这是诗人独特的感受,用唯美的文句传神精准的表达了出来。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却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诗的作者是具有“诗圣”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他身经“安史之乱”,饱受离乱之苦。家庭困顿,遭遇不幸;国家战争,烽火连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具有忧国忧民的大爱情怀,所以吟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作为普通民众,皆有七情六欲,亦有喜怒哀乐。伤感之时,离别在即,我们同样都会有“见别人之喜生悲,听别人之乐添愁”这种反向的感受。此时,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表达这种复杂情感就恰如其分了。因此,这两句诗引起了无数人们的普遍共鸣。这也正是该诗句被千古传诵,而又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了。轻时候的记忆有许多如风一般飘走,但那些经过特别争论的事情,却清晰地雕刻在头脑中,一再浮现出来。记得1956年读大学二年级,老师给我们讲唐诗。仅杜甫一位诗人就讲了三个月之久。老师还要我们背诵其中的三十余首。要求背诵的诗篇中就有杜甫的名篇《春望》。《春望》中第二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的争论。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安史之乱未平,杜甫身陷长安,春天到来的时候,独自春行远望,不禁百感交集。虽然诗所写的是“看春”却没有“看春”的那种兴奋之感。古人说这是写诗中“加一倍”的写法。意思是说,写忧愁本应写秋、冬一类的景色,但诗人有时却“前进”一步,偏偏去写那春天的景色。
头两句就是“国破山河在,春深草木深”。接着就是上述引起争论的句子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认为这里的“溅泪”、“惊心”是人“溅泪”人“惊心”。这是一种传统的看法。如宋代司马光云:“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他皆类此,不可遍举。”他的意思是,以情观物,结果物皆著情的色彩。因为此时杜甫因忧国事,充满感伤之情,所以所见之物,并不能引起人的欣喜的感情,反而引起与景物相反的更为感伤之情。第二种理解,认为这里“溅泪”的是花,“恨别”的“鸟”,就是说,在那样一个灾难深重的时刻,连花也会溅泪,鸟也会惊心。这种理解无前人的解释作为根据,但也说得通,而且这样一解,似乎更具有诗意。
第2个回答  2011-12-13
因感伤时局危难,看到花开反而流泪;因怅恨与家人离别,听鸟鸣反而惊心。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第3个回答  2022-12-17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不管是花,还是鸟的啼叫,这都是客观的存在,本来是不带什么感情色彩的,但人不是摄像机,人们在对事物反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高兴和悲伤时,同一事物人们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
第4个回答  2011-12-13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