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

如题所述

据报道,日前相关机构发布了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9.4%的受访者表示家长陪读现象普遍,但仅24.9%的受访者赞成家长陪读。67.0%的受访者认为家长陪读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大。

报道称,有接受采访的人表示,在她读高三时,妈妈停止工作全职陪读了一年,并表示陪读现象在高中非常普遍,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1/3的学生家长都选择陪读,在我们学校附近的小区租房子给孩子做饭。

不少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比什么都重要,深知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一些在读高三前就停掉一年的工作陪孩子渡过这段时间,当时孩子的学习进入最紧张的一年,而我女儿的生活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不是特别好。

调查中,69.4%的受访者表示陪读现象普遍,其中18.6%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普遍,受访者认为高中阶段出现陪读的频率最高,占53.2%。此外,小学阶段占36.3%,中学阶段占46.7%,大学本科阶段占8.4%,研究生阶段占1.2%。

希望家长的陪读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4
个人认为家长陪读还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等几个特殊阶段。
一、小学阶段:对于刚进小学的孩子来说,家长陪读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毛病,让孩子顺利适应幼到小的转换,这个阶段家长的陪读还是必要的;进入三、四年级以后,如果孩子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应更主要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初中阶段:刚进初中,家长应帮助孩子快速适应从小学到中学的转变,探讨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个阶段家长的陪读和协助也是非常必要;
三、高中阶段:这是孩子面对的又一个要转变和适应的新阶段,虽然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家长的参与将会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这也会为孩子考取更好的大学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