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文化解说:羌族的信仰崇拜

如题所述

1. 羌族的信仰崇拜
羌族地区盛行原始信仰,普遍认为万物有灵。羌民的信仰崇拜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等,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三十余种。
2. 羌族释比
羌族的释比,羌语称为“许、比、释古、释比”,汉语称其为“端公”。释比是男性,需要结婚生子。他们的主要经文没有文字记载,仅靠口传心授,至今仍在流传。释比的主要法器包括猴头帽、羊皮鼓、铜锣、神腔轮昌杖神棍、师刀、令牌和兽骨封、羊角卦等。释比的法术涵盖预卜占卦、驱鬼除邪、踩红锅、踩犁铧、开红山、划水碗等。
3. 释比的仪式和禁忌
释比在作法前需用净水沐浴,燃香柏熏身或杀白鸡祭祖。遇到重大的祭祀活动,如祭山大典、行成年礼等,还需提前49天忌食,斋戒沐浴,以示对神的虔诚和敬意。
4. 释比的角色和地位
在羌民中,释比的地位极高,既是人神中介者,又是文化传播者,还起着精神领袖的作用。不同的释比在某些法事上各有一定的对象和范围,因此所用的羊皮鼓颜色也有所区别:上坛为白色,中坛为黑色,下坛为黄色。释比口传心授的经文根据做法事的性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坛。
5. 羌族的信仰活动
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羌族最常祭天神,最隆重的是祭山神。新中国成立前,每天早上和黄昏,老人们都会在自家的照楼楼顶的白石下烧柏枝,以敬天神。过年过节或有天灾人祸时,敬神、祈祷更为频繁。春节期间,全家老少必须到照楼顶上祭祀,向天神献供品。
6. 祭山的意义和形式
祭山是古代羌人祭祀天神、山神的大典,目的是祈求山神、天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祭山活动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由寨中各户轮流担任会首,每户男丁参加(丧家和有产妇的人家不参加),十二岁以上的男孩第一次参加时,须带刀头、敬酒、馍馍等祭品敬神。祭山会的时间因地区而异,一般在春秋两季举行,春祷秋酬。祭山形式包括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吊狗祭山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