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的忻贵妃戴佳氏为何入宫时时“封为嫔”为什么没封号?那怎么称呼?戴佳嫔么?

百科上“乾隆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入宫诏封为嫔;十九年闰四月封为忻嫔。”
很明显,她进宫后第二年专门册为忻嫔,则在她进宫之后、成为“忻嫔”之前处于无封号状态。。

有三种可能:
①她入宫就是封为忻嫔,只不过十九年才正式行册封礼,那么之前可能只是一种口头上的允诺,虽然还没有经过礼部的正式册封,但是在皇帝的圣旨下,依然可以被提前称为忻嫔,只不过没有那么名正言顺,所以在史书上的记载就只为嫔。
②另一种可能是中途经历过换封号这种事,因为特别是乾隆以后从贵人及以下逐渐晋封上来的后妃很多多经历过换封号,在嫔以前的封号多是取名字中一字,或是一些艳字为号,但封到嫔以后就会由礼部拟出一些比较庄重的封号供皇帝选择册封,比如乾隆的豫妃封嫔之前就是多贵人。
③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十八年那次记载错了,按照忻嫔的出身初封很难就是嫔的,那么很可能之前有过贵人等封号,只不过因为受宠而很快获得晋封或享受嫔的待遇而被史官忽略了。

至于没有封号的嫔,或是享受嫔待遇的贵人,一般是称呼姓+嫔,如康熙的密嫔王氏在她还是贵人的时候就被称为王嫔。当然清宫中一般是讲满语的,那么戴佳嫔可能并不拗口,如果翻译成汉语的话,可能会简化成戴嫔,因为当时满姓做汉姓时一般都是取首字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7
同志、只要册封到嫔位以上,就不用姓氏用封号了。像答应、常在、贵人一般是没有封号的,只要从贵人册封到嫔位,或者一进宫就册封嫔位、妃位、贵妃位、甚至皇贵妃位(这个一般是封皇上在做亲王时的侧福晋)就一定有封号。戴佳氏忻贵妃刚进宫时封为嫔、封号就是忻。所以是进宫时叫忻嫔,后来封妃叫忻妃。她死了以后,皇上念及旧情、追封为忻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