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

如题所述

中风越来越高发。中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我们所讲的中风,其实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发的一系列异常反应。临床上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了缺血和出血性两种,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脑梗和脑溢血。其都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病发后患者会有猝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多个症状,在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突然猝死。 

有数据统计表明,急性脑出血病死率在30%以上,且在众多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中,有将近75%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的情况。 

(一)预防中风的原则

中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原则源于《内经》。《内经》明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恬儋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这样才能达到“形与神俱”。 

另外,《内经》还有一套完全的“治未病”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早治、已病防危、病后防遗、瘥后防复等几方面。治未病理论对于预防中风意义极大。 

(二)未中风先预防 

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更何况中风是一种对形体伤害非常大的疾病,预防的意义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的健康有赖于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和畅。若机体的阴阳、脏腑、气血平衡状态遭到破坏,疾病就很容易发生。 

之所以会出现中风病,根本原因是元气不足。可以说,中风病的核心病机是下虚而上实。为什么会出现下虚呢?一则,正气耗伤,年老体虚;二则,饮食失调,过食肥甘厚味、辛香燥烈或过度饮酒;三则,长期过度的精神情志刺激以及长期过度的劳累或房事不节。

 

另外,唐代大医孙思邈提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要预防中风,还需要正心、修心、养心。

 

预防中风的方法有以下四点:一则重视养生,特别是精神要平和,饮食要清淡,要顺应四季变化而生活。二则,避风,既要避外风,又要避内风,不要过食鸡翅膀等动风之物。三则,劳逸结合,减少性生活;四则,减少欲望,避免贪财纵色、思劳费神;五则,适当服中药,并配合针灸,以平衡阴阳、健旺气血。

 所以,当未生病时,我们要重视对机体的调护和保养,做到饮食起居规律,性情舒畅,劳逸适度,并且,保持心正心安。

(三)欲中风时当早治

中风病发病之初,常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如眩晕、半身汗出、麻木不仁、手足不用、肌肉蠕动等。分析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实者多为瘀血阻滞,痰浊内停;虚者多为气阴亏虚,或肝肾不足。 

此时当根据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治疗,实者施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虚者施以补气补血,补益肝肾。如此治疗可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 

我的临床经验是,当出现这些先兆症状时,及时用针灸,亦可预防中风的发生。明代名医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里记载:用艾灸预防中风。比如,平时可常灸足三里、绝骨诸穴,即有预防中风的效果。明代名医龚廷贤十分推崇灸法养生,提出用艾火熏蒸脐蒂能却疾延年,认为灸法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可以说,灸法预防疾病的功效非常强大,建议大家都及时施灸。关于具体的施灸穴位和方法,读者可参考我的其他相关文章。

 (四)已中风亦当养生 

在中风发生时以及中风的中后期,合理的摄身调养措施仍然十分重要,这些摄身调养措施在巩固了治疗效果的同时,又使得机体正气得以恢复,使疾病趋于康复。 

临床上我观察到,若中风患者能重视养生,在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方面重视起来,配合积极且正确的治疗,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比如,在饮食方面,我建议病人当忌食鸡等所有带翅膀的食物、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等。并建议多素少肉,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这些都有益于中风后早日康复

 

中风期的病理因素很多,有虚、火、风、痰、气、血等致病因素。若不能加强养生,往往难以取得速效。由此也提示我们,在中风发病过程中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防止中风病的发生和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五)从四种常见慢性疾病来预防中风

之所以会中风发作,从临床来观察,与以下五大疾病有着密切相关性。由此也提示我们,平时要预防这五种疾病的发生。

 一则,高血压 

根据临床调查报告,有93%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都存在多年的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是一种以舒张压和收缩压异常升高而引发的疾病,长期存在高血压问题却没有积极进行治疗,后期就可造成靶器官功能损伤,包括了大脑、心脏、肾脏等;且三级高血压还会引发脑血动脉损伤,特别是颅底动脉损伤,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性反应等问题出现。血小板会在损伤的血管内壁处聚集形成斑块,当堵塞严重时就会诱发脑梗。在受到过劳、情绪波动等刺激时,硬化的动脉血管还可能出现破裂,引发脑出血。 

由此说,要重视调护和治疗高血压,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中风变得十分重要。高血压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在平时应注意减少钠盐摄入;戒烟、不过量饮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可明显降低血压;平时也要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学会调节情志。在任何时候,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同时也可降低血压。

虽说中风起病较急,但是从健康脑血管发展为中风却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是数十年之久。这也提示我们,预防中风,现在就要开始,绝不能等到出现中风先兆了才临时开始预防,虽然也有效果,但终不如越早越好。 

二则,高血脂

高血脂是诱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当体内血脂水平超标后,血黏稠度也会因此上升,同时脂代谢异常还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血黏稠度增高、血流量速度减慢的同时,脂类物质还会在血管内壁上堆积,“斑块”因此形成,最终引发了脑梗。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证明,脑梗塞患者中伴发高脂血症的占56.1%。 

要预防高血脂,就要严格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因肥胖可使血压升高;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降低血脂。 

三则,糖尿病 

糖尿病就是体内糖代谢紊乱引发的疾病。但其真正恐怖的地方并不是血糖升高,而是由高血糖造成的各种并发症,这包括了血管、神经、眼部、肾脏等多个伤害。根据临床数据来看,糖尿病也是诱发中风的因素之一。因为高血糖会持续对血管造成伤害,导致血管内壁出现炎性反应和损伤。同时糖尿病往往还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同时出现,加速血管粥样硬化,最终引发血栓。 

预防血糖升高,就是两句话:管住嘴,迈开腿。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那就反其道而行之,平时尽量粗茶淡饭,少吃油腻肥甘;另外,多多运动,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开始运动起来,并保持规律性。 

四则,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也是诱发中风的最大因素。该病症的成因极其复杂,除了以上三种疾病是催化剂外,遗传因素、后天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在动脉壁逐渐增厚变硬的同时,血管腔也会逐渐狭窄,血液通过的渠道越来越窄,再加上斑块形成等因素影响,最终引发了脑卒中。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与预防高血压的方法一样。总之,就是调节饮食、起居、运动和情绪。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疾病,都是造成中风病发的原因。特别是由“三高”发展为中风的在临床上最为多见。如何预防中风?西医的观点是:日常当关注自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的治疗。 

但从中医来分析,这样的预防措施根本不究竟。中风的根本病机是下虚而上实,因此,预防中风的关键是保养元气,使之不虚,而不是治疗某个疾病。抓住根本,预防才会彻底。在治某些疾病上下功夫,终是隔靴搔痒。对于患有以上这些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建议学习中医理念,用《内经》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养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9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两个大新闻篮球迷应该记忆犹新:第一个是谋不可描述的NBA球队经理因为他的错误言论导致央视直接停播该球队所有比赛。与此同时,很多赞助商也与其划清界限,NBA在中国市场损失惨重。第二件事就是缔造了NBA风靡中国的前总裁大卫·斯特恩于美国时间2020年1月1日因脑溢血不幸病逝,享年77岁。

有些人分析,大卫·斯特恩发病前对于此前NBA联盟危机处理的方式非常不满意,眼看着自己亲手建立的帝国被后人挖塌近半壁江山(中国是NBA最大的海外市场),心中愤恨不已。因其年岁已高,加之情绪影响,最终在一家餐厅突发脑溢血。

在人们缅怀这位篮球教父的同时,对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步入中年之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有些人的心脑血管更是由于岁月的洗礼和生活饮食习惯的熏陶变得脆弱不堪,脑血管意外风险不断增高。尤其是现在处于脑血管意外频发的冬季,专科医生给大家推荐了生活中的“五少",希望人们能够有效地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这个所谓的脑血管意外,就包括大家常提到的“中风”。

 脑血管意外的概念

在临床上,专家把急性的脑血管意外定义为“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脑血管病变或脑卒中其实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缺血性是我们常说的以“脑梗”为代表的脑血管阻塞或狭窄造成的脑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而带来的伤害;而出血性则是题主提到的脑出血或脑溢血带来的脑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同样也会带来脑组织的损伤。

从发病率来看,缺血性脑卒中高于出血性,但从对生命的威胁的程度来看,两者旗鼓相当:都是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出血性卒中患者的3个月内死亡率为20~30%,而幸存者中也有多数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据报道脑卒中的致残率可高达70%,这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虽然当脑血管意外发生时及时抢救是必要的,但能在发病之前有效地预防才是大家更应该关注的重点。

 

脑卒中的病因

对于脑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来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和家族遗传史是高危因素。在一项青年脑出血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有近60%的病例是因为高血压所致,因此严格控制血压将有效缓解脑卒中的风险。此外,多项研究也表明,戒烟、控制血脂都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因此牢记这些发病高危因素即是开始预防的第一步。

此外还需要着重强调的就是情绪波动对脑出血和脑卒中带来的风险。我们常在形容某人情绪激动的时候都愿意引用岳飞《满江红》中的词语“怒发冲冠”,那种青筋暴起的愤怒显然会造成人体血压的极大波动,刚才我们提到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第一发病诱因,因此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健康呀。

脑中风的预防

那么下面就针对预防脑卒中而需要“少做那些事”给大家归纳一下:

1.少吃油腻食物,控盐,控糖;

2.戒烟、少喝酒;

3.老年人少或不激烈运动;

4.不总生气,保持心态平和;

5.以及不做其他引起血压急速升高的事情。

相信做到这“五少”,脑卒中的风险一定会有所降低。

最后吴医生再提醒大家一下,一旦发现周围有人发生脑血管意外,一定要按照以下步骤来救命。

有这样一个口诀:“救命4步骤(FAST),黄金3小时,切记2件事,快打120“。所谓的FAST,就是通过微笑(Face)、举手(Arm)和语言测试(Speech)来快速识别患者的病情,如果发现上述存在一项异常就应该马上拨打120(Time),在3小时内让患者得到救助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所以,当人们步入高出血的高发病年龄后,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要保持情绪和血压的稳定,少生气、不吸烟、少饮酒、少吃油大的和咸的,避免剧烈运动。而一旦周围有人出现脑出血或其他卒中症状后,要及时拨打120求助。

参考文献

【1】俱西驰,王伟,屈秋民,金晨旺,罗国刚,宋文峰.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病因探讨[J].西部医学,2018,30(6):880-882.

【2】Lin CL, Howng SL. Nontrau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young adult[J]. Kaohsiung J Med Sci, 1997, 13(4):237-242.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

第2个回答  2020-06-05
中风本来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可是近年来,年轻人中风的几率逐渐增高。年轻人中风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长期吸烟喝酒、经常熬夜、工作生活压力大、睡眠不足,饮食过于油腻、辛辣、长期不运动等等。预防年轻人中风应该改变不良习惯,减少吸烟喝酒、避免熬夜,保持情绪乐观、坚持运动、合理膳食及定期体检,关爱健康,远离中风。
第3个回答  2020-07-22
中风也叫做脑梗死,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是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不断加重,再加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太过于油腻,热量太高的食物不注意运动,爱生气,情绪不好,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反复发作。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吃药长期控制。如果控制不好,血管壁斑块就会破裂,堵塞血管,导致周围神经坏死。预防一定要做饭饮食清淡,控制三高,避免情绪的反复发作,心情愉快,积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吃蔬菜水果,如果有病变,坚持服用降血脂和抗高血压药物。
第4个回答  2020-06-05
原因:1.吹冷风,寒气入体;2.头晕呕吐;3.跌倒摔伤等。预防:1.多喝热水,补充身体内的矿物质;2.睡觉注意门窗;3.出门在外多留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