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与合作?

大家对我的观点有什么意见?

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与合作(完整版)
今人对佛教与道教的误解,不可谓不深,究其源头,与今人不修文史,虚张浮夸关系莫大。
不久前我曾与天国寺的了缘主持讨论过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与合作问题,最终得出了几句话,双方都很满意:可以合修,不可合信;可以合学,不可合义。
这几句话内容很好理解。
可以合修——是说一个想要探索真理的人,可以把道教与佛教的功法,技术放在一起修炼,探讨。就比如藏传佛教的藏医与道教的服食炼丹,这两样技术如果能研究结合,必然会大有进展,当然这是需要努力的,并不是想合就合,目前这件事情已经有宗教人士与学者在尝试,但真正的研究者不会把未完成的成果拿出来。
不可合信——是说信仰的宗教不可混合,道教与佛教的偶像信仰,在本质上有着区别,他们代表的意义很不相同。比如道教神灵中最尊贵的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其代表的是宇宙未产生前的元气之精,万物生化前的崔动力量和这股力量崔动了万物化生后的状态,元始天尊的偶像地位是由于道教徒对万物本体的探索精神和尊重其崔动了万物化生而确定的,元始天尊是探索万物本体的大成就者,且元始天尊本身是内炼养气的神灵,是实践派。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则与其不同,首先释迦牟尼是人类哲学家,其偶像地位是由于其生前对宇宙,奥妙的探索成就在印度地区空前绝后,且至今仍具有很大的精神领导作用而确定。其生前的语言中没有如今流行的“六道轮回说”与“极乐世界”说,事实上佛在古梵语中代表的只是大智慧的成就者。与今日一些佛教徒口中那在极乐世界中免受轮回之苦的神灵形象的佛相去甚远。
我个人并不认为出身于哲学境界有什么必然联系,元始天尊是道教神灵与其本身成就有很大关系,释迦牟尼是佛教偶像与其思想境界有很大关系。元始天尊与释迦牟尼之间无矛盾。只是单纯的信仰不同。
但佛教与道教的信仰却不能一起信仰,此二者之间无矛盾,但其修行的方向却大不相同。
道教修行的至高境界可简称为得道,即了解道的规律,掌握道的变化,从而让自己的存在与道不矛盾,配合道的变化,从而延续生命,以追求更高深的道的奥秘,简单来说就是道教徒首先要有足够的生命去研究道,才能达到道的至高境界。这里的生命并不单指形体生命,而是道教徒在保留神识情况下的各种状态。意外死亡后的道教徒魂魄不散继续修炼或羽化脱壳而去都是修道的过程。但如果神识消失,不能继续修道则就属于违背了道教修行意义的情况。
佛教修行的至高境界简单来说可简称涅盘(盘字通上面一个般下面木字底的PAN),这类情况在原始佛教中有两种解释,一者为彻底死亡,使得自己的神识彻底消失,不再生成不再经历任何状态,也就是说进入一种彻底解脱的状态。但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也就是彻底觉悟,觉悟后不再经历任何状态,但它的前提是必须经历死亡,而且是神识消失的死亡,而它的结果也是彻底死亡,只是死亡前会有个认识到宇宙本质的过程。
由此可见道教与佛教其信仰方向的不同,佛不问生死,道则重生厌死。
虽然佛教修行中的死亡是追求解脱的过程,但它最后的结果则都是神识消失。
而道教修行则强调必须保留神识,以便更好的追求道的本体。
此二者的大方向都是追求宇宙本体,而在信仰上却存在着不可融合的修行方针,所以我的观点是,修道或研究佛教的人,可以去研究另一方,甚至多方(其他任何宗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但信仰方针必须只有一个。
否则就会像狗熊掰玉米,捡一个丢一个。
能否多说历史,少谈伪经

  今人对佛教与道教的误解,不可谓不深,究其源头,与今人不修文史,虚张浮夸关系莫大。
  不久前我曾与天国寺的了缘主持讨论过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与合作问题,最终得出了几句话,双方都很满意:可以合修,不可合信;可以合学,不可合义。
  这几句话内容很好理解。
  可以合修——是说一个想要探索真理的人,可以把道教与佛教的功法,技术放在一起修炼,探讨。就比如藏传佛教的藏医与道教的服食炼丹,这两样技术如果能研究结合,必然会大有进展,当然这是需要努力的,并不是想合就合,目前这件事情已经有宗教人士与学者在尝试,但真正的研究者不会把未完成的成果拿出来。
  不可合信——是说信仰的宗教不可混合,道教与佛教的偶像信仰,在本质上有着区别,他们代表的意义很不相同。比如道教神灵中最尊贵的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其代表的是宇宙未产生前的元气之精,万物生化前的崔动力量和这股力量崔动了万物化生后的状态,元始天尊的偶像地位是由于道教徒对万物本体的探索精神和尊重其崔动了万物化生而确定的,元始天尊是探索万物本体的大成就者,且元始天尊本身是内炼养气的神灵,是实践派。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则与其不同,首先释迦牟尼是人类哲学家,其偶像地位是由于其生前对宇宙,奥妙的探索成就在印度地区空前绝后,且至今仍具有很大的精神领导作用而确定。其生前的语言中没有如今流行的“六道轮回说”与“极乐世界”说,事实上佛在古梵语中代表的只是大智慧的成就者。与今日一些佛教徒口中那在极乐世界中免受轮回之苦的神灵形象的佛相去甚远。
  我个人并不认为出身于哲学境界有什么必然联系,元始天尊是道教神灵与其本身成就有很大关系,释迦牟尼是佛教偶像与其思想境界有很大关系。元始天尊与释迦牟尼之间无矛盾。只是单纯的信仰不同。
  但佛教与道教的信仰却不能一起信仰,此二者之间无矛盾,但其修行的方向却大不相同。
  道教修行的至高境界可简称为得道,即了解道的规律,掌握道的变化,从而让自己的存在与道不矛盾,配合道的变化,从而延续生命,以追求更高深的道的奥秘,简单来说就是道教徒首先要有足够的生命去研究道,才能达到道的至高境界。这里的生命并不单指形体生命,而是道教徒在保留神识情况下的各种状态。意外死亡后的道教徒魂魄不散继续修炼或羽化脱壳而去都是修道的过程。但如果神识消失,不能继续修道则就属于违背了道教修行意义的情况。
  佛教修行的至高境界简单来说可简称涅盘(盘字通上面一个般下面木字底的PAN),这类情况在原始佛教中有两种解释,一者为彻底死亡,使得自己的神识彻底消失,不再生成不再经历任何状态,也就是说进入一种彻底解脱的状态。但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也就是彻底觉悟,觉悟后不再经历任何状态,但它的前提是必须经历死亡,而且是神识消失的死亡,而它的结果也是彻底死亡,只是死亡前会有个认识到宇宙本质的过程。
  由此可见道教与佛教其信仰方向的不同,佛不问生死,道则重生厌死。
  虽然佛教修行中的死亡是追求解脱的过程,但它最后的结果则都是神识消失。
  而道教修行则强调必须保留神识,以便更好的追求道的本体。
  此二者的大方向都是追求宇宙本体,而在信仰上却存在着不可融合的修行方针,所以我的观点是,修道或研究佛教的人,可以去研究另一方,甚至多方(其他任何宗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但信仰方针必须只有一个。
  否则就会像狗熊掰玉米,捡一个丢一个。
  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4
佛教与道教
道教的戒律包括“道诫”和“斋戒”两种,学道不受戒则登仙无缘,其种类很多,有三戒:皈身戒、皈神戒、皈命戒。五戒:不得杀生,不得茹荤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不得邪淫。八戒:不得杀生以自活,不得淫欲以为悦,不得盗他物以自供给,不得妄语以为能,不得醉酒以恣意,不杂卧高广大床,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伎。另外,还有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大体上也都是仿照佛教戒律而立。

道教对于天界及地狱的论述,在佛教宇宙观的影响下,更丰富了其内容,在《云笈七签》里就有“四梵三界三十二天”之说,即: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三界之上有四梵天。又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据说是上天派遣群仙统治的地方。佛教对天界的看法则有“三界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修行十善及布施、持戒、禅定等三福行,则可生于天界。

东岳泰山“峻极于天”,在战国时代,人们便以泰山为人天沟通的地方,所以每当君王平定天下以后,就要到泰山去向天报平安,即“封泰山”,又要祭地之功,即“禅梁父”(梁父是大地的主宰)。后来泰山逐渐有了阴府的意味,《后汉书.乌桓传》说:“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岱山就是泰山。死后魂归泰山,与佛教地狱的说法相结合,成了中国古代宗教的重要内容。南北朝时代,道教吸收佛教地狱报应等说法。佛经说有八大地狱,有阎罗王;道教则称阎罗王充“冥官之任”,由上帝任免。

道教的道藏仿照佛教“三藏十二部”的组织与分类而有三洞(洞真、洞元、洞神)、四辅(太元、太平、太清、正一)。总而言之,道教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佛教的佛像身金色,朴实无华,相好庄严而无胡须,象征佛教是一个充满年轻活力的宗教。道教的神像则挂衣披袍,穿金戴银,长髯飘飘。

佛教讲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道教则以神仙信仰为中心,追求“长生不死”和“养生成神”,故重视炼丹、养气、五行八卦、符咒之术,是出世的天乘宗教。

佛教的僧尼剃尽三千烦恼丝,身着“粪扫衣”,脚穿罗汉鞋,三衣一钵,生活严谨简朴。道教的道士不修边幅、长髯长发,其服饰晋以前无定制,至南朝刘宋陆修静,道服才开始制度化,有一定规格,如《仙鉴》里说:“立道士衣服之号,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着矣。”又道教法服有品第次序凡五等,以区别贵贱,不同仪式着不同道服,也有定制。现今道教服饰有褂、袍、戒衣、法衣、花衣、冠巾等,亦可见其抱朴守素的风格。

佛教僧尼居住的地方称为寺院、精舍、讲堂等,日常所使用的法器有钟、磬、木鱼、铛铪、铙钹等。道士们修行的场所称为宫、观或庙,他们所用的法器中,宝剑和镜鉴是除邪禳灾的重要法宝。镜鉴有所谓三元宝照,即天照、地照、人照三种金属镜鉴,有固定的尺寸,需依法铸造。

道教从汉朝立教至今,始终跳脱不出“中国的宗教”,而无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究其原因,乃是迷信色彩太浓。晚近的道教,更只剩下了以斋醮符籙来应付民间的迷信,更显没落。在台湾的宫观中,庙公是有,但要找道士就难了。虽然道教的历史及其内容,多涉作伪及荒诞,然而其在养生医药上、冶炼铸造上及对民间劝善上,也有贡献。所以,我们在研究道教之余,仍不得不以尊重的态度来看待它。

参考资料:http://www.putuoshan.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310&Page=2

第2个回答  2007-10-17
不太同意最后一段话呀……

应该说是,佛家重内,道家内外兼重吧。佛家也有追求神识的呀,要是我们神识都灭的了话,不是就是形神俱灭了么?形神俱灭好像不是我们的追求吧……佛就是全知者,如果什么都没有了的话,好像有点妄取“空”的嫌疑吧……因为什么都没有的话,那么这个能全知的又是什么呢?

佛家最后的追求应该是处处是法身吧……我觉得是处处无,才是处处有呀……

而道家应该是不愿放弃一些有形,神识和部分的体形应该是道家的追求,不是都追求羽化登仙的么?羽化了,虽然世间的身体没有了,可是有了一个仙家的仙体了,也不能全空吧……
第3个回答  2007-10-15
Why can't you make it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