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王凯都在自谋出路,老东家为何要“抛弃”他们?

如题所述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用在娱乐圈真的太匹配。

曾经打得如火如荼的正午阳光的艺人团们,

似乎在顷刻之间也将分崩离析。

曾出品了《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等一系列大热剧,

捧红了靳东、王凯、刘奕君等一众优秀明星艺人的正午阳光,

如今却忽然宣布取消艺人经纪业务,

实在令人咋舌.....

事实上,在影视公司争相希望与明星艺人深度捆绑、利益共享的当下,果断放弃如此多的当红艺人们,正午阳光似乎真有“壮士断腕”之举。可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为何?而靳东和正午阳光之间表述不一的经纪约之谜又是为何?圈儿姐今天为你开扒......

 靳东王凯等“失业”恢复自由身

9月5日上午,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午阳光”)通过微博发布《正午阳光业务板块调整公告》,文中写到“面对市场日益严苛的要求和观众越来越高的期待”,正午阳光需要“把更多、甚至全部精力投入到内容创作中”,加之艺人需要“更加专业的个人规划与长远的战略布局”,因此公司决定取消艺人经纪业务。

而这一则公告一出,就意味着,靳东、王凯等正午阳光的签约艺人要自谋出路了。

纵观正午阳光的签约艺人,旗下原有17位艺人,分别是靳东、王凯、刘奕君、刘敏涛、乔欣、赵达、岳旸、张晓谦、张陆、郭晓然、张棪琰、金泽灏、吴昊宸、朱梦瑶、邵伟桐、孙梦佳和匡牧野。其中,大部分艺人经纪约都归于2015年正午阳光成立的得闲艺人经纪有限公司。

而在正午阳光公告发布之后,王凯、刘敏涛、岳旸、张晓谦、张陆、吴昊宸、张棪琰等多位艺人也分别在微博转发该公告,并表达了对老东家的祝福。

可以确定的是,正午阳光取消艺人经纪业务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准备

那么,撤了艺人经纪业务之后,艺人们又何去何从呢?

据解,正午阳光期下近20位艺人,都已经各奔前程,基本找到了归宿,有的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有的则选择加入其他公司。

例如,从《父母爱情》到《琅琊榜》,再到《他来了请闭眼》《外科风云》等从未缺席的刘奕君,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于8月30日发布了第一条微博。

不过,除了排名前几的靳东、王凯、刘奕君、乔欣、刘敏涛等,对其他很多三四线的演员来说,正午阳光撤去经纪业务,无疑会另他们受到极大冲击,因为正午抢占了市场中最好的资源,他们每年都可以轻易收获在多部大制作中露脸的机会。

对于未来是否还会优先选用这些艺人参演剧目,正午阳光方面并未给出明确回应。而对于原本“植入”旗下艺人最多的《欢乐颂》系列,是否会因此在第三季“大换血”,正午阳光方面也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因为第三季尚未提上日程。

正午阳光缘何放弃艺人业务?

再来看看正午阳光,作为一家以电视剧起家的影视公司,正午阳光被称为是电视剧界的一股清流,有着“国剧门脸”、品质保证的美誉。

2015年开始,《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北平无战事》《欢乐颂2》《外科风云》《他来了请闭眼》等一系列火爆热剧均出自正午阳光之手。而正午阳光凭借自身电视剧制作的过硬水准,几乎是拍一部红一部,艺人们也是靠着报团上剧的形式,身价飙升。

最明显的就是靳东和王凯,靳东和王凯等人在出演了多部爆款剧后片酬至少翻了5~6倍(也有传闻10倍之多),从之前的打包价不到300万飙升至1500至1700万,甚至有传闻靳东片酬已经高达3000万。

那么,一手捧红王凯靳东,按理说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艺人优势,现在却主动选择解散经纪业务,正午阳光在想什么?

圈儿姐用一句话来概括:成也明星,散也明星

说得更明白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制片人中心制和艺人中心制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而二者在盈利目标上也是矛盾的。而随着日益高涨的明星片酬,正午阳光和自己的经纪公司,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作为一个以内容制作为主的公司,正午一直都身体力行控制演员片酬,在制作《他来了,请闭眼》的时候,制片人侯鸿亮就曾透露,正午的每部剧成本结构为制作和片酬7:3,如果自家的艺人出演,片酬则可以压缩的更少。即使是当红演员霍建华参演的《他来了,请闭眼》,这个比例也可以控制在6:4。这是制片公司的基本逻辑,将更多的钱用在内容制作上,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

然而,对于经纪公司而言,抬高艺人的片酬才是他们的收入来源

所以这种尴尬局面就形成了:正午通过制作优势,用优质内容说服旗下演员低价出演,演员们因此人气大涨,商业价值被开发得更加充分。作为演员利益代言人的经纪公司,天职却是为演员谋求更高片酬,长此以往,差价越来越大,允许旗下艺人接外戏成为了正午必然的选择。

而且,正午在艺人经纪方面一直很薄弱,没有专业的营销团队,最受剧粉重视的物料也常常无法达到市场的要求,外界都调侃,正午的剧画面美如画,部分物料却丑得掉渣。

显然,在正午的规划之路上,这个尴尬点必须要解决了。

靳东合约不在正午?还是在换玩儿法?

得注意的是,在正午阳光公告发出后,靳东则发布微博对此事件进行说明,表示“本人与正午阳光自始至终都不存在经纪合约,因与正午阳光创始人是多年老友、家人,且创作理念相同,故一直以来深度合作”。

而王凯粉丝也在各个相关微博下留言称,王凯早已成立个人工作室,此次事件对他没有影响。

艺人纷纷撇清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也许,不应当低估资本的力量。

随着正午明星的不断走红,解除捆绑,为明星成立公司也成了一个处理艺人经纪的好方法。没有经纪约却能与核心艺人建立稳定合作,正午阳光靠的就是资本联结,即与明星合资成立子公司。

2016年正午阳光先与靳东王凯分别成立浙江得空影视有限公司、得舍影视(天津)有限公司,后又与王凯合资成立霍尔果斯得舍影视有限公司。而且,据有关媒体确,合作中,一没对赌、二不签经纪约、三不强求明星只跟正午阳光合作,子公司反而是用来开展投资。这对于明星来说相当有诱惑力。

今年,靳东主演的《外科风云》就有浙江得空影视参投,王凯主演的《英雄本色4》也有霍尔果斯得舍影视参投。这种利益共同体显然比单纯的经纪约更加长久。

其实,对于正午阳光来说,这就够了,只要能够掌握核心艺人,与之建立合作基础,其他的演员也都可以通过其选角团队来完成。至此,正午阳光相当于在“影视制作+艺人经纪”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而且是适合它的平衡点。

不过,这一点也有稍有不同的说法,侯鸿亮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子公司并非艺人工作室的性质,王凯、靳东的经纪约仍在正午阳光,并不在他们和正午阳光成立的子公司;刘涛的经纪约在她与秦海璐一起成立的公司。”

也许,早在关闭艺人经纪以前,靳东就提前解约正午阳光,发展自身业务了。但靳东当下如此急于澄清,圈儿姐认为,都是利益的作祟。而靳东的回复,细细体味,也许在某种意义上透露出,曾经患难与共、天长地久的明诚CP关系在资本利益的驱逐之下,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好。

影视制作+艺人经纪模式难以为继

娱乐圈中的利益细微敏感,而再一点,正午如日中天的发展必然会引得资本的青睐,在获得华人文化的投资后,正午的生产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仅去年一年,正午就开机了包括《他来了,请闭眼》、《欢乐颂2》、《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如果蜗牛有爱情》、《外科风云》、《琅琊榜2》等。从以往的一年2~3部,增加为5~6部。过快的内容生产显然让正午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作品如《他来了,请闭眼》(豆瓣6.2)、《欢乐颂2》(豆瓣5.3)、《外科风云》(豆瓣7.5)都遭到了口碑的质疑,但此前,正午剧在豆瓣上几乎没有低于8

豆瓣博主怒停正午剧安利

为此,在最终权衡之后,侯鸿亮最终选择选择了正午的强项:内容制作。众所周知,正午阳光是一个“内容中心制”的公司,在正午阳光的项目里,演员时为了项目服务的,演员片酬绝对不能超过总资的1/3。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午阳光此举也算是对“以明星为议价标准”的不妥协。

实际上,唯一在这一块平衡稍好的大型影视公司,国内估计也就是嘉行传媒了。但嘉行传媒背后有杨幂这棵大树(既是最大艺人又是股东,其他两位股东则是杨幂经纪人出身),她本身个性中也兼顾了艺人和商人两面。

正午阳光此次直接砍掉艺人经纪业务,再一次证明兼顾艺人经纪与影视制作道路是很难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在二者难以兼容的情况下,正午早早放弃艺人经纪选择自己的长板内容制作也算是明智的。

“在木桶理论中,最短的木桶决定公司的形态,但我觉得长板才决定一家公司在市场的位置。我们的长板就是内容,正午阳光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在内容上。”侯鸿亮说。

微信公众号:MBA研究社   最有趣的泛MBA职场社交平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