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给去世的亲人烧的纸钱他们真的能收到吗?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没有人知道到底能不能收着,即使我说能,恐怕十有八九的人也不会相信,到我爱莫能助。我想:三世轮回,各得其道。我讲一个真是的故事你们听后看看有什么感受。

我记得爷爷是九零年六月去世了。那时候我们哥三个都已结婚了。一九九五年的清明节,哥仨去给爷爷上坟,我和大哥提前到了,我弟弟因为做生意太忙了,去的晚了一点,他因为走的急,忘记拿烧纸,我看见他急匆匆来了,手里拿着三根香和几块点心,然后我们就开始烧香和纸,祭拜完了各自回家了。然后当天晚上我父亲做梦,梦见我爷爷说老三没有给他钱,他要给老三要钱。天亮后我父亲问我,我弟弟是不是去的时候没有拿烧纸,我回忆一下还真没拿(我父亲那天身体不好没去给我爷爷上坟)。第三天,我弟弟有个面包车出事了,赔了人家四千多。后来我弟弟可记住了上坟千万要拿着纸和香。这是真事。

这事冥冥之中的事,以前,我邻居一老婆六十八岁,因有病突然去逝,家人穿衣服,烧冥洋,抬上了门板。放之供奉了三天。第四晚上,家人上香烧纸时发现盖脸的红布在动,仔细一看,象是有了气息,吓坏了,赶快跑到东院叫来邻居大叔查看真假。通过查验,还真活了过来,醒来后要水喝。说是吓的奔回来的。不信你看身上还有汗呢?众人一看真的有汗。问其原因她说和院前邻居一同走到高大门前,突然门后有四人出来抓人,把前院那人抓进了门内去了,她一看不认识,赶快奔跑回家,吓出了一身冷汗。事后就醒了。前院邻居家那人正好死掉了。她逃命回家了。这是真实的囗说。后来老太太又活了十年,与七十八岁寿终内寖。世间之大无奇不有。一切皆有可能。灵异事件也不是虚无渺茫的猜想。都说人死如灯灭。你看有形的死掉了,无形的走到了宇宙之中了。看不到,摸不见。阴阳相隔两重天。你不信,它不显,那有鬼子进视线。只有梦里再见面。

能不能收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家老妈九十岁去世的,今年已经离世六年了,给母亲过了三周年后,我们就很少回老家那边了,相对祭拜的次数很少,烧的纸钱也很少,更别说送寒衣了。

2019年的农历十月一(北方说的鬼节)前几天晚上,我梦见了老妈就像生前那样,慈祥的对我说,别人都有给她买衣服,就我没有买给她,梦醒后记忆清楚。

数日后鬼节,我立刻给母亲送去了纸钱,寒衣,和纸做的用品,那日晚上我又梦见了母亲,她精神很好,穿着清爽的乳白色的中式新衣服、微笑的向我招手,说她要走了,从此我再没有梦到过她老人家,我用心祈祷祝老妈在那边一切安好。

还有我的亲弟弟在三十岁那年,突发感冒,发烧三日在医院不治离世,数十年一直都有给他和所有离世的父亲,公婆送纸钱和寒衣,也就是从我们迁移到外地这几年,停止了给家里过世亲人的祭拜(主要是觉得他们离世已经三十多年了,应该早已轮回了)但是,今年清明前,我又梦到了弟弟,他穿的很灰暗,看着很孤寂,告诉我想去老妈那里,无法过去,还给我看了他的钱包,里面只有数张十元小票,醒来后,突然明白是弟弟向我求助。

清明节给所有过世的亲人送去了纸钱和纸用品。

以后不论大小鬼节,我都会记得给过世的亲人送寒衣和纸钱。

在此写出发生在自己梦中的经历,没有宣传迷信的意思,只是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祝所有离世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心有归属、一切安好!!

信则有,不信则无。你认为能收到就能收到,你认为收不到就收不到,这就是一个唯心的问题。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者来说,根本就不信这个,对于唯心主义者来说,一切都是从唯心出发,内心认为有的东西它就有。

反正我是不信。烧纸钱是一种封建迷信,我们应该以更加文明的祭祀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死者的哀思和悼念。用鲜花和献花圈的方式就很不错。

这些祭奠活动只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哀思和追悼,逝者是不知道的,因为生命不存在了,也就没有了思想 情感 ,只剩下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尸体,最终化为泥土。

更让人可笑的是,有些人为逝者烧房子,烧小姐,让逝者在阴间过上奢华的生活,这不简直是扯淡吗?你烧什么他就有什么吗?所谓阴间都是人们编造出来的,除了我们阳光灿烂人间,阴间本就不存在,所谓牛鬼蛇神,都是人们凭想象编造出来的。

如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我们要破除迷信,文明祭祀,让文明祭祀与中华盛世相融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确定是收不到的。 人死如灯灭,肉体不存,灵将附焉?死了一切都灰飞烟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作几个焦耳的热能,融入浩瀚宇宙了。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活着的人希望亡者可以收到,甚至确信亡者能收到。 在世界不同的文化中,丧葬和悼念文化各不相同。烧纸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希望死者在冥界不愁吃穿、生活宽裕、不受没钱带来的种种困顿与煎熬。这种习俗更多的是生者的自我心灵安慰——活着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没钱带来的痛苦,但生前往往又无能为力,只好把美好的愿望寄托于亡灵,希望亡灵保佑他们有钱花。传统民俗很难以好坏论之,它是一剂心灵安慰剂,同时又是虚妄的、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繁缛礼节。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孝顺活着的人才是正道。 子欲养而亲不待,趁老人健在,尽量满足他们生活上的种种需求,让他们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享尽天伦之乐,比死后多烧纸钱要强之百倍。

据说老人死后哭得最厉害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真心悲痛欲绝的,另一种是演戏给乡邻看,表明他(她)是多么孝顺,其实大家心里都明镜高悬。老人死后能收到多少纸钱,又成了判断子孙是否孝顺的依据,这确实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清明节回乡,老母亲说起上坟的事,干脆利落地对我说:我死了不要埋坟头,更不要花钱买什么公墓,活人和死人争地,没必要!把我的骨灰洒在漯河里,想我了就去河东桥上看看,抛几个花瓣就行!

我真佩服老太太的开通,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等我百年之后,或撒入河流随波而去,或埋在树下营养树苗,后代若有念,可在河边树下默念几句祝福,不必搞那些隆重而虚无的仪式。

周恩来和邓小平多么伟大的人物!人家都把骨灰撒入大海和祖国的河山了,我们区区布衣,何德何能再去麻烦后人?

清明节给去世的亲人烧的纸钱他们真的能收到吗?

我以为真的能收到!假若不能收到的话,为什么古往今来的人们皆在烧纸钱呢?连绵数千年呢?即使不能收到,亦表明了自己家族世代相传的“香火”未断,已表明家庭后继有人!万一去世的亲人又收到了呢?亦是有如此可能性(猜想)!既然你并不知道是否收到,那也许去世的亲人亦有收到的希望(但愿)。“阴间“的事或许是现代科学的“盲点“!等到科学技术发展到知晓“阴间“的事时后悔晚矣!去世的亲人岂不埋怨他(她)的子孙后代不孝(辜负了父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其实,我以为烧纸钱真正的意义在于缅怀自己的祖辈或是父辈!它是一种感恩的表示!父母亲呕心沥血、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成长。绝大多数父母亲为自己的儿女们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祖辈、父辈的大恩大德比天高、比水深!而且有很多的父辈们活着时万分辛苦,作为晚辈的我们并没有及时报恩,让父母亲享受人间快乐与幸福。或是其时我们仍不懂得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子欲养而亲不在”!顿足捶胸为时晚矣!

清明节这天(昨天),我们姊妹们相聚于父母亲的坟头。点燃几柱香烛、烧稍许纸钱。跪在父母亲“面前”!随着袅袅的清烟与父母亲“隔空“对话,汇报自己一年的工作!一年中的甜酸苦辣可以向父母亲纵情倾诉!父母亲在世时最愿意听到儿女们的唠叨,他(她)们的 情感 于儿女们是相通、相连的!子喜父乐!女忧母叹矣!

清明节的意义就在于与父母亲“在一起”!虽然阴阳相隔,而父子情深、母女连心!纵然相隔千山万水,我们由衷地愿意与父母亲“在一起“!

人死了,化成灰烬了,还有什么来世今生?

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信仰,一种心理寄托,一种心灵安慰。把自己对死者的思念,哀伤,用烧纸钱来祝福死者,不再受苦难,贫穷等,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使自己心理达到平衡。

清明节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钱他们不能用!这只是民间对仙逝者安息后的一种传统扫墓方式!一辈传一辈,这样一来也就成了民俗!给在世之人留个念想!让后代继承下去,认祖归宗!

清明为逝去的亲人烧纸,只是一种传统的民俗而已,也是亲情的一代代的传承的感情,说白了,对于逝去的亲人,作为后辈以不能通过空间与他们再相见了,只是利用通过逢年过节,他们的忌日,清明节到他们的坟墓上,去烧点纸,献点花,这种形式,一是种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二是通过这种民俗加深与亲人的感情,和将这种民俗传承给后辈。所以烧纸只是一个形式,而是通过烧纸来寄托对亲人的怀念和哀思,并将这种民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所以我们才能清明节的怀念和哀思,亲情追踪到祖宗十八代。

能收到!

我记得有一年,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母亲在村里面织地毯,突然就在那里大声说话,就是我外姥的口吻(外姥在我们那里就是我妈的父亲)质问我母亲,为什么搬家了,不告诉他,害他倒了好几班车才找到现在的家(我家刚搬的新家),话里话外非常伤心。我就在旁边惊讶的看着,因为我外姥一年来一次我家里看望我母亲。

我母亲是当年逃荒来的现在这个地方,我亲外姥很愧疚,每年都会来看望我母亲,这几年一直没有来,我们中间也没有往来。

我妈这次事情过后,没过多久,我们家里就接到外姥那边的消息,说去世了。

所以经历这件事情之后,直接颠覆了我的认知,好多事情,现在没法解释,老一辈的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我们不要忘了一些传统的东西,做人更应该这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