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读的创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课文阅读教学设计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材研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教师的教材研读。

1.从课文研读的意义看

课文是精选的语言现象,深入细致的课文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

中学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精选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无数的知识宝藏。

课文研读,就是品析、欣赏课文;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需的学习技法;课文研读,伴随着语文教师的一生。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只有确有心得的课文阅读才能成就好课。

2.从语文教师研读课文的方法看

阅读教学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就是科学而又艺术地分析教材。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理想的境界是,教师对于教材,有如下“五读”的能力:细读教材的能力,精读教材的能力,深读教材的能力,活读教材的能力,美读教材的能力。

课文的阅读应该是一种别出心裁的阅读,可以运用文本拆分法、秒点揣摩法、探究发现法、反复评点法、资料助读法、论文写作法等方法深化我们的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从常规的视角去分析课文,从一般备课的角度去理解课文,都不大会有比较精致的结果。教师的课文研读必须是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否则发现不了“真金”

课文研读要深究一个“内”字,即着力于课文的内容去进行研读。读《我的叔叔于勒》,你可以用课文内容印证非常多的“文学常识”: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细节;背景,场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心理描写;波澜,巧合;虚实,抑扬;伏笔、照应;详写,略写;顺叙,插叙......多层次、多角度地知道学生的阅读。

课文研读要勾连一个“外”字,即课文可以给你牵连出很多课文之外的知识。研读《行路难》,你得去弄清楚什么是乐府诗、乐府古题、典故、映衬、警句、炼字、炼句、诗眼......以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