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断裂构造

如题所述

区内深大断裂发育,构造活动强烈且多次活动,总体上北部以北东向为主,南部主要为北西向,大体构成向东撒开向西收敛的面貌及构造体系(图1.2)。它是漫长而又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的集中体现,同时还制约着地层建造、岩浆活动及矿产的分布。

图1.2 河南省主要构造分布图(据王志宏,2000,经修编)

1.3.2.1 三门峡-鲁山断裂带(F1

在地球物理图上有明确的显示,是华北板块与华北陆块南缘构造带的分界断裂。

1.3.2.2 马超营-确山断裂带(F2

该断裂带是一叠加在韧性断裂基础上的脆性断裂带,带宽3~5km,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的断裂组成,并有分支复合现象。该断裂带在重力场特征上对应于重力梯级带,在大地电磁测深地电剖面和秦岭QB-1地球物理剖面上是物性特征不同的地壳分界断裂带,是华北陆块南缘构造带上的一条区域性深大断裂带。

1.3.2.3 黑沟-栾川-维摩寺-羊册-明港断裂带(简称栾川-明港断裂带)(F3

该断裂带为一超壳断裂带,具长期活动历史,是华北陆块南缘构造带与北秦岭构造带的分界断裂。栾川断裂带北侧航磁显示为平缓的正、负异常区,南侧为北西西向串珠状正负交替磁异常区,沿断裂带多数地段形成正高磁异常带,一些地段还呈现出密集的重力梯度陡变带。断裂带及其北侧分布着一条长达数百千米、规模巨大的新元古代构造岩浆岩带,表明该断裂带早期曾发生强烈的拉张(裂解)活动。

1.3.2.4 瓦穴子-小罗沟断裂带(F5

该断裂带为中元古界宽坪群与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的分界断裂。对应于一重力梯级带。该断裂带的最早期活动与二郎坪弧后盆地的形成有关,晚期活动控制了晚三叠世盆地的形成。

1.3.2.5 朱阳关-大河断裂带(F7

断裂带由一系列近于平行或分支复合的断裂束所组成,波及宽度200~1500m。该断裂带是二郎坪群与秦岭岩群的界限断裂,沿断裂带以中-酸性岩浆侵入为主,脆、韧性重合部位的重力场特征对应于一扭曲梯级带。

1.3.2.6 西官庄-镇平-松扒断裂带和龟山-梅山断裂带(简称商丹断裂带)(F9

根据区域莫氏等深线和重力资料显示,该断裂为分隔南北秦岭的超壳型断裂,在不同时期不同深度和层次上形成断裂系统,夹持构造岩块(秦岭岩群)和蛇绿混杂岩带(丹凤岩群、龟山岩组),共同构成了具重要大地构造意义的断裂边界地质体,代表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最终碰撞缝合带。

1.3.2.7 丁河-内乡韧性剪切带和桐柏-商城韧性剪切带(F10

丁河-内乡断裂带西段为南湾组与周进沟组的构造边界,南湾组由北向南逆冲推覆到周进沟组之上。东段为定远组、周进沟组向北逆冲推覆到南湾组之上。该断裂带对应于重力扭曲梯级带,西段北侧重力低,南侧重力高;东段北侧重力高,南侧重力低。

1.3.2.8 木家垭-固庙-八里畈韧性剪切带(简称木家垭-八里畈断裂带)(F12

木家垭断裂带在南阳盆地以西倾向北东,周进沟组由北西向南东逆冲推覆到陡岭岩群(或陡岭杂岩)之上。在南阳盆地以东,北支倾向南,浒湾岩组向北逆冲推覆到周进沟组之上;南支倾向北,浒湾岩组由北向南逆冲推覆到桐柏(或大别)岩群或桐柏(或大别)杂岩之上。在桐柏地区南支与北支断裂带合并为一条宽达1.5~3km的糜棱岩带。该断裂带在南阳以西对应于重力梯级带,梯级带北侧重力低,南侧重力高;信阳以东与桐-商断裂带的重力梯级带合并。

1.3.2.9 淅川-黄风垭韧性剪切带(F14

该断裂带西自淅川石门,向东经淅川县城北达黄风垭一带被第四系覆盖,出露长80余千米。断裂带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与新元古界耀岭河组、武当岩群和晋宁期花岗闪长岩体的构造边界,由多条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组成。该断裂带对应于淅川-黑龙镇(湖北省)-应山重力扭曲梯级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