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在削藩前,本来有绝对的优势,为什么会败给弱小的朱棣?

建文帝在削藩前,本来有绝对的优势,为什么会败给弱小的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棣是叔侄关系,由于朱允炆的父亲去世的早他祖父朱元璋遵循嫡长子继位的制度封了他当皇太子,后来他也顺利的当上了皇帝,朱棣对于这件事情来说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因为他在其他的皇子里面才学和能力都是比较优秀的。刚刚上位的新君王就想削弱各地藩王因为他也很担心自己的几个叔父会野心勃勃推翻自己,所以他选择先下手为强利用各种名义让几个藩王轮番倒台。

最开始他还是很有优势能够推倒这几位藩王的,但是他在政治才能上来说远不及他的几位叔父和他的皇祖父,而且他性格懦弱意志不坚定。再者就是他用人不当,他身边的亲信都是书生出生所以他们和朱允炆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读书人的唯唯诺诺和优柔寡断,在政治上没有长远的眼光缺乏经验和头脑。最后他的在管理上也是纪律不严明,任由一些叛逆之人为虎作伥。

朱允炆是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从小就熟读儒家的经书,周围接触到的人也是主张的理想主义,性格也是温文尔雅是个十足的书生。所以他当上帝王后他的亲信臣子也大多数是些文官,他心中理想的治国之道就是仁政治国。

他生性腼腆在国政上也是毫无经验,也没有什么雄才伟略,而且儒家学派的人通常比较谦逊但是却缺乏自信和坚强,所以在后来的削藩行动中也是由于他的性格导致了失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削藩其实在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是存在的,因为割据为王是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不相适应的,所以建文帝削藩是完全合理的,但是最终却成为他的催命符,主要就是他的削藩策略不适当。

建文帝削藩的主要对象都是他的叔叔,而他打击这几个藩王的理由都是非常儿戏的,就是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明明白白告诉他们我要削藩了,你们可以准备后事了。所以这就给了朱棣准备时间,对于建文帝的发难,朱棣是完全计划的,做好准备的。


同时建文帝性格上不够果断,对于朱棣他多次妇人之仁。在朱棣造反之前,建文帝就收到过朱棣要造反的消息,但是建文帝只是加大了监视,而不是趁着朱棣还未发展起来直接杀死朱棣。同时在战争中,建文帝也下令是要活捉朱棣,而不是就地诛杀,所以给了朱棣多次逃生的机会。

当时朱棣去南京的时候,身边只有少数的亲卫,几乎可以算是笼中之鸟,但是建文帝却没有将其扣押,而后来朱棣的几个儿子去拜祭朱元璋的时候,建文帝也是将他们放回去,而不是作为人质。建文帝错失很多掣肘朱棣的机会。

建文帝识人不清也是其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即使朱棣早有准备,但是战役开始之时,当时的实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这场战役却持续了四年,建文帝实力不断被消耗,朱棣实力不断强大。建文帝当时三换主将,但是没有一个是真正有打仗能力的,而且还诛杀功臣,导致人心惶惶,最终失败也是难免。

第2个回答  2019-10-26

一个是统帅选选非人,另一个是朱棣本身并不弱小。

他深知兵事,且利用削藩造成的群嘲引发了其他藩王的共鸣与支持。

第3个回答  2019-10-27
因为朱棣更有心思一些吧,他更懂得如何去笼络人心。所以建文帝才会败给朱棣。
第4个回答  2019-10-26
因为他使用的方法不合理,而且不得人心,也没有人给他协助,所以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