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如此伟大,但又为何死后身败名裂?

如题所述

提到张居正,这位明朝中后期中流砥柱般的人物,很多人都会为他感到扼腕叹息。因为作为大明的中流砥柱,张居正面对经历了宦官弄权、奸臣当道、主上昏庸、边患迭起的大明,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历十余年而遏制了宦官,清明了吏治,安定了边防,主上(隆庆皇帝和万历皇帝)在他的教导、督促和约束下也展现出了励精图治的态度与风范。对于几乎亡于嘉靖和严嵩之手的大明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但于此同时,张居正又是一个悲剧英雄,死后的张居正遭到了全面清算,其努力改革的成果也在如洪水般的声讨中付之东流。大明朝从此走上了万劫不复的不归路,再也未能展现出任何好转的气象。

为何曾任首辅十年的张居正会有次经历和遭遇?其死后身败名裂又是否可避免呢?很遗憾,这一切就好像是张居正的宿命,无法避免。原因有二:

一、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16岁中举人,23岁考中进士??年少时即在科举上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张居正在入仕后可谓是胸怀大志,又加上此时朝中重臣,日后升为首辅的徐阶的赏识和提拔,张居正的仕途可谓是平步青云,数年后即成为首辅,总揽军政大权。这样的地位,对于将儒家行为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准则的儒生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修身齐家”平常也可以做,但是“治国平天下”则必须登堂入室,部分或全部掌握国家机器的操纵权。而对于自幼被冠以神童称呼的张居正而言,他很幸运也很自然的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于是,面对经历了宦官弄权、奸臣当道、主上昏庸、边患迭起,此时已风雨飘摇的大明,张居正开始施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隆万改革。

毫无疑问,改革在权倾一时的张居正的主导下顺利展开了,大明朝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朝野清明,吏治廉洁,边境安定,主上英明。但此时的张居正却犯下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成为了他日后遭到清算时最主要的把病,这就是张居正虽然有着和清廉到变态的清官海瑞同样的理想,但却没有海瑞极致到变态的清廉。要求治下官员清廉的他自己却极为铺张浪费,其出行排场和日居消费甚至超越了万历皇帝。这种明目张胆的僭越行为,在被改革触动了利益的官员看来,无疑是既好气又好笑。好气是因为自己利益受损,而对手却嚣张跋扈。好笑的是,张居正的如此所作所为无异于自掘坟墓,到时候只要落井下石就可以出了胸中这口恶气。果然,在张居正死后,事情就向着这“又好气又好笑”的方向开始发展,并一发不可收,形成了不仅针对张居正,同时也逐渐扩大到所有官员的仇报仇来冤报冤的恶性抱负打击与斗争排挤。使得刚刚清明些的大明朝野立刻变得乌烟瘴气,并从此一蹶不振。

对于公务繁重需日理万机的张居正而言,适当的犒劳与享受本无可厚非。可明知如此放纵自己奢华享受后患无穷,但还不加遏制,这便不是儒家教育所能解释和解决的了。因为不同于仁义道德,此时的张居正面对的是自己的人性。而人性生而如此,除了海瑞,张居正实在找不到第二个让自己如苦行僧一般断绝物质享受,清苦度日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在张居正意识到后,便很快将之调出了官场,离开了自己的视线,眼不见心不烦。

二、明朝以儒家思想所认可的行为规范要求官员的言行,从而形成了专门攻讦官员行为不符合儒家规范,或者以此为借口进行政治攻击的文官集团。时值隆万改革年间,文官集团的斗争与发难已是无所不用其极般的严密,任何不符合儒家行为规范的行为都会受到严格的打击与惩罚。正是在这种打击与惩罚的保证下下,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儒家规范,符合一千年前孔孟所推崇的方式,所以这种事事朝前代看的思维方式便如一个金箍一样,箍住了发展的思想,箍住了改革的勇气,箍住了为天下百姓寻找更加美好生活的机会与可能,而使得天下百姓始终处于温饱生死的边缘,拼命挣扎。

所以,虽然张居正的改革为民为国,但时代并没有给予张居正胜利的可能性。因为改革不符孔孟之道,只有“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的孔孟之道才是孔孟所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样的孔孟之道保证了富人的财富不受侵占,而贫者则必须乐于接受自己的贫穷。这是身处统治阶层的文官们一致的认识,包括皇帝在内。所以假皇权名义施行改革的张居正无疑实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像一个人企图薅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张居正做不到,也没有人做得到。因为改革是为了巩固国基,而不是动摇国基,但此时此刻,动摇国基的因素正是国基本身。所以说,这样的改革便是在向宿命挑战,毫无胜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