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如题所述

苏联解体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1922年--1991年)划上句号。
原因有3点,分为主观,客观与外部原因
1:体制僵化(主观原因)
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2:领导失职(客观原因)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戈尔巴乔夫自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
3:外部原因(美苏争霸)
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联扩军备战,开展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苏联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与西方对抗花费了7000亿美元。其它军费开支约100亿美元,这严重消耗和削弱了苏联国力,成为苏联解体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01 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

苏联解体(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瓦解的事件。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代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主权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真正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1922年--1991年)划上句号。

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联扩军备战,开展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苏联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与西方对抗花费了7000亿美元。其它军费开支约100亿美元,这严重消耗和削弱了苏联国力,成为苏联解体原因之一。
第2个回答  2019-02-24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著名的别洛韦日丛林中签订了成立独联体的文件。苏联不再存在。有关苏联帝国的衰亡原因已经很多。但是研究人员往往忽略了导致苏联迅速解体的三大原因。俄罗斯前副总理谢尔盖-沙赫赖近日撰文指出这三大原因。

  解体三大原因

  首先,苏联宪法给了加盟共和国以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

  90年代末,“改革”已经奄奄一息。随着中央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削弱,权力开始向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发展。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而只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苏联第一任总统的弱点表现越来越明显。同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一名总统相比,他的合法程度最差,权威性也最差。

  所谓的“自治化计划”成了苏联解体的第三大原因。为削弱俄罗斯和“民主”的,建议把俄罗斯联邦中的自治区提升到加盟共和国的地位,结果在苏联境内出现了35个独立的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变成一个满是洞眼的大奶酪,出现了近20个自治区,俄罗斯因此可能失去51%的土地及其战略资源和近2000万的人口。

  鉴于俄罗斯联邦面临实际分裂的危险,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为保障联邦的完整性,于1990年6月12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但俄罗斯联邦宣布,仍将是更新了的联盟的一部分。

  苏共出现裂痕

  苏共出现了裂痕。俄罗斯联邦没有自己的共产党。伊·波洛兹科夫和根纳季·久加诺夫在紧急关头,为了与联盟的领导相对抗,成立了俄罗斯共产党,从而为苏共的解体,也是苏联的解体做出决定性贡献。

  苏共中央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这两次全会意味着戈尔巴乔夫在与反对派斗争中遭到严重失败。为把戈尔巴乔夫从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位置上拉下来,党准备在1991年9月召开苏共代表大会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求助于加盟共和国的领导,承诺大大扩大他们的权力,并于1991年8月抢先签订了新的联盟条约。根据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命令,录下了总统同共和国领导人的秘密会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抢在戈尔巴乔夫和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的前面,发动了政变。

  但是,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不是苏联解体的基本原因,只是为天平倒向解体一侧增添了最后一点分量。鉴于1991年8月19日至21日的事件,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25日呼吁苏共中央“通过一个困难但却是诚实的自我解散的决定”,他说,“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去留由他们自己决定”。他还说,“不认为自己能够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所以我要退出自己的权力”。这是苏共解体的开始,而正式解体是1991年10月底。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就这样决定了苏共的解体,不能对它进行改组,从而阻断了分阶段改组加盟共和国的任何企图。几乎就在苏共解体的同时,统一国家的分裂如雪崩般地展开,这是合乎逻辑的。这项破坏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的全民公决。在这场公决中,绝大多数公民支持乌克兰独立。

  因此,1991年12月8日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的协定正式圈定了已成事实的苏联的消亡。
第3个回答  2020-09-26

想到苏联,你会想到什么词语呢?强大,繁盛,硬核,广阔……但这样军事过硬,强悍至极,威慑世界的超级大国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的短短六年便崩溃解体,分散成15个国家,实在令人唏嘘

第4个回答  2020-08-04
我告诉你,必然的人民的志愿,要么跟美国一样成立联邦国家,要么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