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包括那些方面?

如题所述

1、按照自然结构分为: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2、按照社会结构分为: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

3、按照地域结构分为:自然地理结构和行政区域结构。

影响人口结构的重要因素:

年龄和性别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扩展资料

人口结构的规律:

1、人口结构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是以它的固有形式和客观作用不断重复出现,并决定着人口结构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由于人口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多种人口结构规律的产生,并共同构成了人口结构规律体系。

3、社会属性是人口的本质属性,作为反映人口本质属性的人口结构规律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社会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口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年龄 2.性别 3.人种 4.民族 5.宗教 6.教育程度 7.职业 8.收入 9.家庭人数 等等......

一般来说,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当论及这一问题,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以年龄划分人口的时候,大致上有三个模型,一种是成长型。即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人口中的青少年比例非常大。这种类型的的社会人口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增加,因而根本就不用担心劳动力的问题。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非洲大部分国家,印度,东南亚国家,南美洲国家都是这种类型。第二种是稳固型,即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大抵相当。青壮年占社会人口的中等偏上。这种类型的社会中人口的数量会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中,不会出现较大幅度地增加或减少。第三种是衰老型,即人口的出生率略低于或等于死亡率,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并且会越来越大。这种类型的社会人口趋于老化和减少。 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除美国外都逐渐向老龄化的社会发展,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出生率的减少,导致老龄化的国家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这已经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问题。诸如养老保险,老年人的医疗,社会负担的加重等等。

性别是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根据生物学的原理,人类生育男性后代和女性后代的机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各占50%。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看,也确实是如此。但是在少数国家,由于传统社会观念以及某些特殊原因会导致人口结构中的男女比例失调。中国目前的男性已经多出女性数千万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溺婴和人工性别选择。印度也存在这种问题,因为印度女性出嫁的嫁妆非常高昂,所以很多的家庭选择把生出来的女婴溺死以使整个家庭不至于因婚姻问题陷入贫困。另外,某些外来原因也会导致人口比例失调,比如说二战结束后,由于苏联的男性在二战中死亡过多而导致政府鼓励生育。

其它的分类方法虽然也存在,但是没有像前两种这么普遍和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522382.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一、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其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家庭人数等。
  二、人口结构
  1、自然结构
  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对人口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对人口自然结构起制约作用。
  2、社会结构
  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人口社会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社会结构对人口再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的阶级、民族、文化、宗教、婚姻、家庭、职业和部门,其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平均寿命也有相应的差异。
  3、地域结构
  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自然地理结构和行政区域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状况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关,合理的人口地域结构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人口地域结构也是形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人口结构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产物。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下,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变动的规律性。了解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对于进行人口预测,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重要因素
  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二大特征;人口低增长是指年出生人口的低增长(人口出生率在14.0‰~16.0‰),年出生人口急速增长(人口出生率高于16.0‰)和负增长(人口出生率低于14.0‰)均会使人口结构恶化!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第3个回答  2007-10-20
人口的自然结构(构成)是按人口的自然指标,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人口自然结构与人口再生产有极密切的联系。现有的人口自然结构是过去长期人口自然变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自然变动的基础。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人口集团(或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它可以表明人口发展类型和速度,反映劳动年龄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等。人口总量中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大,劳动力资源就相对雄厚。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和生产的合理布局有重要意义。由于各国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趋向之一是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越来越大,1982年发达国家平均为11%,发展中国家为4%。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另一趋势是少年儿童(14岁及以下)在总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这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一般少儿比重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较高,1980年前者为23%,后者则为41%。

人口性别结构系指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是分别计算男性和女性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另一种是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前者的计算公式为:

后者的计算公式为:

性别结构指标可按全体人口计算,也可按各年龄组人口计算。一般说,低年龄组人口往往是男性人口比例高,高年龄组人口往往女性人口比例高。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育龄妇女生育率、出生婴儿性别比、男女分别的死亡率以及人口迁移(移入国往往会影响男性人口多,而移出国则会造成女性人口多)等。世界上男女人数总的说来大致相同,男子占50.1%,女子占49.9%。据联合国统计,1978年世界上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一千万。出生婴儿性别比世界各国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国家每生100个女婴,平均就会生104~108个男婴。但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所以男女两性人口基本平衡。

人口性别结构会直接影响结婚率和妇女生育率,从而影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再生产速度。人口性别结构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安排也有密切关系,因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往往需要不同性别的劳动力。人口性别比例应保持平衡,如果性别比差别很大,则会产生许多经济、社会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常与人口年龄结构结合使用,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它是研究人口再生产,进行人口预测,研究人口和经济等现象之间关系的基础。

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按一定的社会、经济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如人口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语言结构、部门结构、职业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等等。它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口结构上的反映。同时人口社会结构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发达国家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往往较高,这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反映;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较高,往往又使出生率降低。据美国人口咨询社资料,1981年发达地区出生率为16‰,而发展中地区却为32‰。人口职业结构大致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西方国家通常将产业分为三大类,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一般从事第一类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的人口比重大,而第二类产业(工业、矿业、建筑业)和第三类产业(商业、运输、服务、公务、金融等)比重小。经济发达国家则第一类产业比重小,第二类产业比重大,第三类产业比重更大。

人口的地域结构是按照地域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它说明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地域结构包括有按人口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标志、行政区划标志、经济区划标志、城乡标志等而划分的各种人口地域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与地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自然方面的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集中,反之人口相对稀少。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口的地域分布也愈来愈决定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目前世界人口在地区分布上是很不平衡的,6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南亚、东南亚、东亚、中欧、西欧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而这些地区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相反占世界陆地面积60%以上的干燥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以及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却只占世界人口的不足2%。
第4个回答  2019-03-21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