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一赞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辈,如:革命志士李大钊在刑场上视死如归等,六年级下册黄冈24也有的。

拜托啦,各位。。。。。

徐雪云烈士(1924-1952),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孟良固、淮海和解放上海等战役。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平时工作中,徐雪云同志认真负责,在柳上里战斗中,荣立三等功;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带领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美帝国侵略的进攻。战斗即将结束时,徐雪云同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英年二十八岁。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给徐雪云代立喜报。

马豪,原名冯圣发,慈溪县慈城镇(今宁波市江北区)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参加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47年5月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二旅(1947年1月旅改称师)四团二营四连参加孟良崮战役,在围歼敌七十四师战斗中光荣牺牲。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当上儿童团长.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董存瑞由此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亲切接见了董存瑞的父亲.1957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40周年.聂荣臻题词:[舍己为国.人之楷模".张爱萍题词:[为国勇捐躯.万代颂英雄".

刘传文烈士,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国民党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国民党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积极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上下畲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义愤填膺,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曾经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军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土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4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小英雄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
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我为英雄赞

我为英雄赞

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民族魂》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每一个字都有革命先烈那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我十分敬佩赵一曼。她,既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又是一位深情
的母亲。1935年10月,赵一曼和二团的战士被敌人包围了,他们拼杀了很久,仍没冲出重围,赵一曼就自已来打掩护,让其他战士冲出去,而她却受了重伤,不幸被捕。敌人疯狂的拷打她,她没有屈服,最后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赵一曼临死前想念儿子,就写了一封遗书,信中告诉儿子自已是为了国家而牺牲,要他明白,你是为国而生。赵一曼为了共产党,贡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难道,你不被她感动吗?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抗击了日军的侵略。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抛到脑后,把中华民族的存亡放在第一位。普通的老百姓和手持机枪、军刀,甚至大炮的日军来拼搏,后果可想而知,但是他们没有后退,就凭着自己钢铁般地意志和决心来跟强大的日军战斗,真是可歌可泣。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地民族精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读懂北海放牧英雄——苏武
暮秋时节,凛冽的寒风将漫地枯叶吹的四处飞扬。严寒,笼罩了整个世界,寒冷中我读懂了苏武,明白了苏武的心声,明白了苏武的忠诚,更加明白为何苏武为后世千古传颂。
时光回转,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单于的善意,命苏武带领使团出访匈奴——一个荒凉蛮夷的国度。外交使臣做来并不易,因为“虞常事变”,苏武等百余人被单于扣押,面对卫律名与利的诱惑,面对卫律的酷法严刑,有人屈服了,得到荣华富贵,而苏武最终不肯向单于面北称臣。
为此,他被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条件是特别无理—公羊生仔,苏武才能获释归汉。
茫茫北海,无边无垠地冻天寒,人烟罕至,唯一和苏武做伴的便是那根象征汉廷的旌节,刺骨的寒风吹遍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吹弯百草的腰,吹折树木的枝。也惟有苏武手持旌节活着,挺着,誓死不屈服。身上单薄的衣衫,饱经风雨的洗礼,支离破碎,仅能蔽体,已经失去它御寒的功效。寒风似箭刺入骨子里。苏武饥食野草,渴饮雪水,心中却依然操守着诺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捍卫汉廷的威严。
悠悠19载,已是两鬓斑白的苏武,终于有了回国的机会。回到祖国的那一刻,他依旧手拄那件跟随自己19年,却又是色以褪尽的旌节,高拍头颅,激动的流下幸福泪水。苏武没有司马相如文章写的华美,也没有李广驰骋沙场的英勇,但他却默默的信守对祖国的诺言。北海牧羊的英雄气节,足以令他万古流芳……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苏武的英雄气节谱写一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正气歌。苏武的故事催我泪下,苏武的气节催我奋进。青山依旧,绿水依然,秋还是那样寒。走在秋风中的我终于读懂了何为“忠诚”,何为“英雄”。

赵尚志
赵尚志
赵尚志是著名的抗日英烈,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9·18”事变后投身抗日武装斗争,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赵尚志生于1908年10月26日,1919年,随家迁居哈尔滨,幼年家境贫寒,11岁离家,寻职谋生。他当过杂役、学徒和信差。 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当年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早期党员之一。在学校被推选为学生会会长。同年秋因为搞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为学员,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党派他回东北负责学运工作。曾两次被捕入狱,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利诱,未能动摇他的革命意志。 “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出狱。不久满洲省委任命他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1934年3月末,联络了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他被推选为司令。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任司令。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他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他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1939年后,由于日伪军连续派重兵“讨伐”,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敌人曾悬赏一万元,通缉赵尚志,叫嚣“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一两银。”敌人还多次派遣特务奸细混入抗日军内部,企图暗杀他,均未得逞。他一贯坚持党的正确路线,在党内针锋相对的和王明、康生等人“左”倾路线做斗争,因而曾两次被错误的开除出党,撤销党内军内职务,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依然对党赤胆忠心,继续坚持抗日武装斗争。 1942年1月,他带领小分队从苏联回到东北,在梧桐河一带活动。2月12日在袭击梧桐河警察分所时,被乔装成老百姓的特务击伤腹部,昏迷中被俘。他伤势十分严重,敌人决定对他进行突击审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他对审讯他的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说完了他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敌人,闭口不语——他英勇牺牲了,全国解放后,黑龙江省珠河
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赵尚志被杀害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庆功,将他的躯体扔进松花江冰窟,2004年,赵尚志的的颅骨在长春护国般若寺被发现,2008年10月25日,赵尚志的颅骨安葬于烈士家乡辽宁省朝阳市“赵尚志烈士陵园”,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出席了安葬仪式。 新近落成的赵尚志烈士陵园建在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赵尚志烈士陵园”七字由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纪念碑题字“赵尚志烈士永垂不朽”由原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 陵园由墓室、塑像、纪念碑、广场、陵园门、环境绿化区等构成。陵园门口六十二步台阶,寓意赵尚志颅骨六十二年后被发现;纪念广场长宽均六十二米,契合六月二日晚六时二十分找到赵尚志颅骨;纪念碑高十四米,寓意东北十四年抗战胜利;菱台形墓室底是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墓室斜边长十米,同底边相加为三十四米,寓意赵尚志三十四岁牺牲;墓室由黑白大理石罩面,寓意赵尚志一生战斗在黑山白水之间。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4
马豪,在围歼敌七十四师战斗中光荣牺牲。
第2个回答  2012-03-19
朱自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马豪,在围歼敌七十四师战斗中光荣牺牲。
第3个回答  2012-03-14
战斗英雄郝副营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第4个回答  2012-03-15
李大钊誓死保卫八路军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