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中的“决”是一个虚词,意思是不专心却朗读东西是记不住的。
10
分享评论

白色小时左右
2019-12-10
TA获得超过1078个赞
关注谢谢你的关注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能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的诵读,绝对不会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思既然在上面啊,思想怎能不集中呢?...全文
45
分享评论


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
2020-11-27
宁波 语文在线辅导,2020暑假在线1对1辅导,高效提分
广告
185******08
高粉答主
2019-12-22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谢谢你的关注
决不能记我认为这句话的绝是坚决的意思。
6
分享评论

碧玺海
2019-12-21
TA获得超过131个赞
关注谢谢你的关注
决是决定了的事情一定要牢牢记住说后看到的是只要看一下就好不就去记它
4
分享评论

150******16
2019-11-30
关注谢谢你的关注
心不在这儿,眼睛不会看仔细,却只是随便。诵读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不会记住太久。
83
分享1

更多回答(5)
家长们要多留意!注意力不集中对孩子危害巨大,正确纠正很重要

01:00
竞思教育
广告
心不在此,则眼不...
资深教师1对1在线解答疑惑
去提问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怎么能让孩子学习好?用了这个方法,孩子终于听话懂事了!
妈妈必看怎么能让孩子学习好有厌学情绪怎么办,自从知道这个方法,尝试后发现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广告2020-11-27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是什么意思?
这个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内心不在于读书,那么眼虽然看着这个文章,那你也记不住,然后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31赞·812浏览2019-12-17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我说过读书有三道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慈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好好看眼睛,既不专心看却只是随随便便的读那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道之中亲到最近已经到了严格是随随便便的读,那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不会到吗?
43赞·1,337浏览2019-12-12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就算记住了,也不能记得很久。
77赞·2,369浏览
如何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其含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该句的中心思想引申于朱熹的《训学斋规》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扩展资料: 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老师的口。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 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 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 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5,251浏览2020-11-2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段话的意思。
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曾国藩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敏:聪明。好:喜好。耻:以……为耻。知:通“智”,聪明,智慧。厌:满足。诲:教导。谓:说。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盖:在句首,发语词。士人:泛指知识阶层。恒:恒心。下流:下等,劣等。断:副词,表示绝对、一定。
65赞·17,613浏览2019-12-14
孩子叛逆期怎办?家长必看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有..广告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家长不要烦躁,这个方法很简单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有..广告
正在加载
写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