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高考对学考等级要求?

如题所述

在参加选择考之前,大家必须要先参加合格考并且成绩都要合格才行。

学考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前者是广东春季高考高职院校录取学生的主要参考依据,后者将计入广东夏季统一高考的总成绩。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择性考试科目共有6个,分别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参加夏季统一高考的同学必须在其中选择3个参加考试。在参加选择考之前,大家必须要先参加合格考并且成绩都要合格才行。

【只有夏季高考考生才需要参加选择考,春季高考考生不需要参加。】

在选择考中,政、地、化、生4科采用等级赋分制并计入夏季高考成绩;

在合格考中,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分数)呈现,其中等级分是春季高考的录取依据之一。

也就是说,2021年广东省高考对于选择考是没有等级要求的,其等级分主要是在录取时发挥作用。无论大家的选择考等级是A还还是E,都是可以正常参加高考的。


目前广东省实行的是新高考“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科目分值各为150分,总分为450分;另外的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和地理等六门科目,每科分值为100分。

广东合格考等级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所占比例依次为:
A等级:15%  B等级:30%  C等级:30%D、E等级(含0分,下同):共25%(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



广东的新高考模式为“3+1+2”模式,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在选科时,考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取一门首选科目,再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由于包含物理和历史科目的组合各有6种,所以其批次线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文科批次线和理科批次线。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划分标准:

一、成绩公布将以“合格/不合格”“等级”“分数”3种形式呈现。
2022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考合格性考试成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证书将以“合格/不合格”“等级”呈现成绩。合格性考试等级成绩,位次由高到低分A、B、C、D、E五个等级。A—D等级为合格,E等级为不合格。

二、语文、数学和英语3科除呈现“合格/不合格”、单科分数和等级外,还呈现3科总分成绩(简称学考总分)和排位,其中艺体类(含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考生还呈现术科合成总分和排位:
(1)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和舞蹈类专业,合成总分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学考总分×40%+术科统考成绩×1.5×60%。
(2)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合成总分计算公式为:考生总分=学考总分×60%+术科统考成绩×1.5×40%。
符合政策加分的考生,以学考总分加照顾加分分值后再参与术科合成总分计算和排序。

三、考生成绩排序原则为:根据考生学考总分(艺体类为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排序;学考总分(艺体类为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比较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合计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优先;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合计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序: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英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艺体类专业比较术科统考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合格考不过能否高考?

合格考不过是可以参加高考的,此外合格性考试没有合格还有补考的机会。但是如果合格考不合格,学生只有高中结业证,没有高中毕业证,不过,这只能证明学生没有高中毕业,不妨碍学生参加夏季全国高考。如果考生能够凭实力考上大学的话,拥有大学的毕业证书,高中的毕业证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合格考不过的具体影响:

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毕业的必要参考条件和学历认定依据,如果合格性考试中有任一科目不合格,都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在新高考省份的考生不能参加对应科目的选择性考试。

但是如果考生在2022年1月的合格性考试中,没有过关的话,还可在规定考试时间参加对应科目的补考,每个省市的补考时间是不一样的,考生可以关注省教育厅,或者关注学校关于补考的通知。只要在高中阶段确保自己的合格性考试都能合格,即可正常参加夏季高考和正常毕业。

录取方式:

【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

【2021 年起夏季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

2021年以前,广东省以文史类和理工类两个科目类型分别划定批次线。但从2021年开始,划线方式不再是以单纯的文理科为参考,而是以物理和历史两科为准。

广东的新高考模式为“3+1+2”模式,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在选科时,考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取一门首选科目,再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由于包含物理和历史科目的组合各有6种,所以其批次线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文科批次线和理科批次线。

此外,传统高考是通过高考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新高考实施之后,高校录取一方面会参考高考成绩,同时也会看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时的参考依据更为多元化,对考生来说更公平。

投档方式:

【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组合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实施新高考之后,12种不同的选科组合方式让学生能更大程度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但更多的组合方式,也带来了学校投档方式的变化。从2021年起,各大高校将以“院校专业组”进行投档录取。

以A大学为例,假设学校拥有招生专业10个。

在2020年及以前,学校的10个专业录取学生只划分文理科,仅需一个院校代码

从2021年起,如果10个专业中有6个需要选考物理,另外4个需要选考历史。

在6个需要选考物理的专业中:

3个需要选考化学:即院校专业组为物理+化学;

3个需要选考生物:即院校专业组为物理+生物;

那么,6个需要选考物理的专业就有2个“院校专业组”。

在4个需要选考历史的专业中:

1个需要选考政治:即院校专业组为历史+政治;

3个需要选考地理:即院校专业组为历史+地理;

那么,4个需要选考历史的专业也有2个“院校专业组”。

所以,学校的10个专业就对应着4个“院校专业组”,需要4个院校代码。

与以往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新高考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