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 征文

如题所述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文明是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不知礼无以立”,那么从我做起,争创传播文明礼仪的先锋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作为生活在武汉市的我们,人人都是武汉形象,人人都应做文明榜样。我市倡导六个文明细节是我们日常的行为准则:即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公共场合文明有礼、邻里相处文明有礼、行路驾车文明有礼、旅游观光文明有礼、网上交流文明有礼。
我是一名住校的学生,在学校里文明细节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监督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彬彬有礼的。“行路驾车文明有礼”在我这个年纪不是能主动去做到,可是体会却很深。
每个周五和周一我们学校的三十几辆校车送我们一千多名小学生到每一个站点。爸爸妈妈在那里翘首以盼或者依依不舍,这些校车是我们和家的桥梁。可是混乱的交通、校车司机的疯狂驾驶,在车上我们都有一种恐惧感,非常担心会出事故。如果早到一点,爸爸妈妈可能会想是不是超速行驶了;晚到一点,可能会想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所以我们的校车更要文明行车。
我坐的校车绕武汉三环线半圈,可是司机叔叔赶时间回家有时在路上超速行驶。在车上的我们应该站出来提醒司机:不要超速,要把我们安全的送到站点。
最近已经连续发生几起校车交通事故,因超载、超速,许多小朋友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谴责那些司机,更应该引以为戒。
怎样文明行车我可要给司机叔叔支个招。在路上大卡车要行驶在最右边的行车道,不要占用超车道;小车不能因为灵活而乱窜;不要向窗外扔垃圾等……更多时候司机要学会礼让,你礼让一下就不会发生冲突。在高速路上不要占用生命通道,不要在上面停车、修车。如果前面有车出了事故人需要救命时只有生命通道能救人,可你把路拦了,一个或很多人就有可能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文明行为不止体现在行车方面,还体现在城市的美化方面。
小时候我常来的那片草坪,春风拂过,一株株小草会从地上探出小脑袋。可是我象往年一样又来到草坪,却没有见到那一株株小草,只发现许多塑料袋在小草坪上,还有塑料袋的宠物——苍蝇!
在许多时候垃圾在“四处晃荡”,迷失了“回家的路”。只有在我们的清洁工阿姨伸出援手时,它们才能找到“远方的家”。不过我们弯弯腰就可以让它回到“家”了。我们应该弯弯腰捡一下垃圾,让我们的城市更干净、更美好。
遵守武汉市民文明公约、武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四倡五治”、“六个文明有礼”,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强化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的武汉人。

我有原创的,要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6
文明,是一个国家屹立在世界而不倒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也拥有自己的强大的文明礼仪所起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我们常常感叹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多么多么发达、人文是多么多么开放而国际化、各种硬件设施是多么优越时,是否也应该意识到,文明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呢!
城市,作为国家的组成单位和有机组织,首当其冲的有着国家名片的重大作用!
我们武汉号称“东方芝加哥”,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中部崛起的市群之首,但是,在国内的声誉却是贬多于褒!“大县城”成为糟痞武汉城市脏乱的刻薄话。作为武汉人,愤怒之余还应该有点什么觉悟呢?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些事实绝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这样看来,他们的批评倒是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的警钟啊。为此,在继开展“做文明市民,创礼仪武汉”、“四倡五治”、“创造和谐环境,共建文明城市”和“提高市民素质,改善城市环境”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后,我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关于开展“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活动部署,开展“做文明有礼的武汉人”实践活动,倡议学生身体力行地参加。
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作出了响应,旨在消灭市民们的不文明行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每一位市民手上的。城市文明应有广泛的参与性,即文明习惯的养成,要体现在市民的生产、生活中: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公共场合文明有礼、邻里相处文明有礼、行路驾车有礼、旅游观光文明有礼、网上交流文明有礼……市民素质将会有质的飞跃,开口汉骂、驾车违章,行路乱窜等等陋习就会自动消失。
吴天祥、黄来女、王争艳、孙东林等人的事迹就是最好的实例,他们点燃了武汉的文明之灯,照亮了每一个武汉人走近文明的路。我们要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我们的风向标,践行“武汉市民文明公约”、“‘十不’文明规范”,从一个城市最小的点--市民,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具有以文明行为为荣,视不文明行为为耻的风气的社会。
我们一起携手,让“讲文明话 办文明事 做文明人 创文明城”不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让文明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武汉市、武汉人的,特色标签。
第2个回答  201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