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如题所述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历来是各个学校比较重视的课题。大部分学生一到做应用题就觉得头疼,常常束手无策。由于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都具有抽象性与隐蔽性的特点,给学生解题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做应用题时,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并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认真读题、审题,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而且审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审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审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有些学生不会做应用题,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了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
二、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地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应用题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的相依关系,把数量关系从应用题中抽象出来。如: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52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这道题存在两个数量关系:(1)两地路程÷相遇时间=两列火车速度和;(2)两列火车速度和-一列火车速度=另一列火车速度。找出这两个数量关系,对号入座,题目就很容易解答了。
三、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进行解题思路训练是学生学好应用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使已知量和未知量这对矛盾得到统一,这种构想就叫思路。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福田小学五年级学生分三个组去工厂做胶袋,第一组
16人,共做256个;第二组14人,共做210个;第三组15人,共做254个,全班每人平均做多少个?我引导学生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①看这道题求什么?②怎样求?③什么是总数量?④什么是总人数?接着启发学生找出总数量和总人数的途径,并找出题意数量关系式。根据分析列算式:(256+210+254)÷(16+14+15),使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
四、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教学作用
线段图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手段,学生易于接受,解题时能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那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便跃然纸上,解题的方法与途径学生容易明白。所以,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是应用题一项基本训练。不仅启发学生的思考,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线段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揭露隐藏着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例如在“比多比少”的应用题中,通过线段对比,结果就十分明显。
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一道应用题的解答包含了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写答句、检查等步骤,每一步都必须引起教师的注意,在应用题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答句的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