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网络工作模式有:对等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以及( )、( ),

各有什么优缺点及用途?详细一点比较好。。。

四种网络工作模式有:对等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以及专用服务器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1、对等模式(P2P,peer-to-peer)是一种通信模式,其中每一方都拥有相同的功能,任何一方都可以启动通信会话。在某些情况下,对等模式通信是通过给每个节点服务器和客户端功能来进行的。

2、客户/服务器模式即Client-Server(C/S)结构。C/S结构通常采取两层结构。服务器负责数据的管理,客户机负责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

3、专用服务器模式特点和基于服务器模式功能差不多,只不过服务器在分工上更加明确。在大型网络中服务器可能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功能。使用一台服务器可能承受不了这么大压力,所以,就需要有多台服务器为其用户提供服务,并且每台服务器提供专一的网络服务。

4、B/S架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架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架构。在这种架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扩展资料: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客户机通过局域网与服务器相连,接受用户的请求,并通过网络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服务器接受客户机的请求,将数据提交给客户机,客户机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服务器还要提供完善安全保护及对数据完整性的处理等操作,并允许多个客户机同时访问服务器,这就对服务器的硬件处理数据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01
(1) 对等网(Peer to Peer)
在对等网络中,所以计算机地位平台,没有从属关系,也没有专用的服务器和客户机。网络中的资源是分散在每台计算机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可能成为服务器也以可能成为客户机。网络的安全验证在本地进行,一般对等网络中的用户小于或等于10台,如图1-10所示。对等网能够提供灵活的共享模式,组网简单、方便、但难于管理,安全性能较差。它可满足一般数据传输的需要,所以一些小型单位在计算机数量较少时可选用“对等网”结构。
(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为了使网络通信更方便、更稳定、更安全,我们引入基于服务器的网络(Client/Server,简称C/S)如图 1-11所示。这种类型中的网络中有一台或几台较大计算机集中进行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和存取,称为服务器,而将其他的应用处理工作分散到网络中其他计算机上去做,构成公布式的处理系统。服务器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已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为数据库管理方式,因此,C/S中的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注重于数据定义及存取安全备份及还原,并发控制及事务管理,执行行诸如选择检索和索引排序等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有足够的能力做到把通过其处理后用户所需的那一部分数据而不是整个文件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机去,减轻了网络的传输负荷。C/S结构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与局域网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
(3) 专用服务器
在专用服务器网络中,其特点和基于服务器模式功能差不多,只不过服务器在分工上更加明确。比如:在大型网络中服务器可能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和功能,如:文件打印服务、WEB、邮件、DNS等等。那么,使用一台服务器可能承受不了这么大压力,所以,这样网络中就需要有多台服务器为其用户提供服务,并且每台服务器提供专一的网络服务。
(4)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模式又称B/S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B/S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外网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企业外网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s 是 brower/server 就是用浏览器(如ie)为应用程序客户端操作服务器。这样用浏览器来操作简单易用,但是对输入没有很好的验证。逻辑实现不多。本地只是用于获取数据然后大部分验证需要提交服务器来完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1-31
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专用服务器追问

网络工作模式是干嘛用的啊?

第3个回答  2020-01-01
我知道应该还有一个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去计算的实现方式,另外一下可能是专用服务器,比如一个大型的企业里有文件服务器,exchange邮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