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安全使用常识,这5条一定要知道

如题所述

轮胎作为汽车与地面唯一的接触物,可以说是汽车所有零部件当中,对行车安全影响最大之一了,而作为易损件,轮胎 的保养与维护,维修与更换,也是平日里大家用车经常会碰到的事。

胡大大说帮客户淘那么多二手车,除了机油机滤,帮客户更换最多的就是轮胎。

今天咱们就从轮胎的日常使用、养护、更换等方面来好好聊一聊有关轮胎的话题。

1、行驶时应保持符合要求的正确胎压

定期正确设定胎压,将有助于改善驾乘安全的舒适性、车内的静音效果以及燃油经济性,同时会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通常情况下,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所有轮胎在冷却情况下的胎压(包括备胎在内)。

如果条件允许,当轮胎冷却时,用轮胎测试表来检查轮胎的气压。具体胎压值可以参考车辆胎压标签。

胎压过高:  感觉避震硬,轮胎噪音大,胎面中央部位磨损快,爆胎可能性增加;

胎压过低:油耗增加,胎面两侧磨损快;

轮胎左右气压不均: 操控性能下降,易出现跑偏现象。

如果胎压减少过快,需要查明原因 (例如:扎钉、割破、气门嘴橡胶老化、开裂等)。

2、定期检查轮胎是否有损伤

(1)龟裂、损伤

检查轮胎的接地面的四周与两侧是否有龟裂或损伤,是否有钉子或石头钉在轮胎上。轮胎侧面的损伤及割伤将严重影响轮胎的基本功能。

(2)异常磨耗

检查轮胎周围是否大面积磨损或局部磨耗或断层磨损。

若轮胎使用过度或驾驶习惯不正确、不当的刹车都会造成轮胎花纹全部或局部的磨平;而且不当的溶剂泼洒到轮胎将会造成轮胎橡胶的变质胀大。

(3)轮胎沟深

用轮胎磨耗限度表示计或是用游标卡尺来检查测量胎沟的深度是否达到1.6mm以上。如果用磨耗限度表示计测量出胎沟深度1.6mm以下或达到磨损极限标志时,请更换轮胎。

3、轮胎更换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轮胎的使用寿命在5万公里和5年左右,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驾驶习惯、路况、轮胎压力、用车环境和温度等。如果轮胎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老化严重,或者轮胎磨损严重,那么更换轮胎就非常必要了。

(1)更换轮胎时,不要在同一车轴上使用品牌不同、型号不同、花纹不同、新旧程度差异大的轮胎(临时应急使用备胎的情况除外)。

(2)更换轮胎后,必须对车轮进行动平衡的检验和校正,否则会引起车辆高速行驶时剧烈抖动,造成轮胎不正常磨损。

(3)一次换4个轮胎还是2个轮胎?

取决于车辆的实际需求和车主的预算。如果车辆只有部分轮胎磨损严重,而其他轮胎仍然可以使用一段时间,那么只更换有问题的轮胎可能更合适。但是,如果所有轮胎都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或者磨损程度相似,那么一次更换所有的轮胎可能更方便。这样可以确保所有轮胎具有相同的磨损程度,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如果车辆使用的是四驱系统或者车辆的后轮驱动需要更好的抓地力,那么建议同时更换前轮和后轮的轮胎。这样可以确保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4)使用备用轮胎行驶时,车速不大于80公里/小时。备用轮胎只用于备用,不应长期作为行驶轮胎使用。

4、胎噪

胎噪是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摩擦所产生的,路况和车况决定胎噪大小,路况越差胎噪越大。另外柏油路面与混凝土路面所产生的胎噪有很大区别。

胎噪产生的原因:

(1)轮胎花纹间隙中空气流动和轮胎四周空气扰动形成的空气噪音。

(2)胎体和花纹震动引起轮胎震动形成噪音,特别是一些轮胎的材质偏硬,容易让车主感受到胎噪。

(3)路面不平造成的路面噪音,特别是行驶在坑洼的路面时,胎面与地面的摩擦冲击产生噪音,并与挡泥板、翼子板等部件的震动形成共鸣放大后传入车内。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噪音会增大,在水泥路面上行驶比在沥青路面上噪音大,粗糙路面比细腻路面噪音大,同时开窗行驶时候听到的噪音会更大一些,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注意:胎噪过大应检查轮胎胎面(是否夹石子),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底盘是否有异常等。

5、其他注意事项

(1)四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会导致轮胎的异常磨损及车辆跑偏。建议车主定期进行四轮定位和动平衡的检测及调整。

(2)应定期检查轮胎花纹的磨损量,因轮胎的附着性能随着磨损加剧而减弱,胎面磨损标记表明了轮胎安全使用极限,应立即更换已经达到磨损极限的轮胎。

(3)在路边停车时,注意不要让轮胎擦到路肩,尽量不要驶上路肩,容易造成轮胎擦伤、鼓包、漏气。

(4)若是扎胎的钉子还插在轮胎里,请尽快更换备胎,而不是继续用带钉的轮胎继续行驶,哪怕它没有明显的漏气。

因为,扎胎后,轮胎相当于出现了开裂损伤,而轮胎的滚动会使得钉子不断与地面撞击,产生一定的力量,对开裂附近的胎面造成持续损伤,增大爆胎风险。

当然也不要立即拔钉子拔出,要是手法不对也会对轮胎造成伤害,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更换完备胎后,把扎钉的轮胎放入后备厢,然后去维修点让师傅来处理。

总之,轮胎对于我们的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大家在平日一定要养成勤检查,勤维护的习惯。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淘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