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道德底线的人一定不善良吗?

如题所述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他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那么一定是不善良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道理呢?其实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经历吧!

像我小时候出现的一个大新闻,就是三鹿奶粉,因为当时我还小着,是长大之后才听大人们说的,也很庆幸那个时候没有喝到三鹿奶粉。后来我们老师他说了关于三鹿奶粉的一个故事,当时那些奶粉很便宜,就是卖给乡下的一些农村妇女,当时那些奶粉才卖两三块钱一包,想一想啊,一包奶粉都两三块钱,其实这是非常便宜的,因为它经过了那么多道程序,而且还要赚一些钱,可想而知它的成分是有多么的便宜

而当时那些人就是没有道德的底线,把这些奶粉卖给了那些没有文化的妇女,而那些小孩子也因为这些毒奶粉而患上了大头病,有些的还死。是啊,小孩子能有什么过错,他们就算深善是恶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念,而那些卖毒奶粉的人,他们才是没有道德的底线

地沟油事件也是那样,其实地沟油是很脏的,但是那些人违背自己的良心,还是把他卖给了餐馆,而餐馆老板明明知道那些是地沟油,但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是选择了用这些油去炒菜做饭,最后伤害的只是一些消费者

我觉得不善良的人不一定突破了道德底线,但是突破了道德底线的人,他一定是不善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5

是的,我感觉突破道德底线的人应该不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都会有保留的,不会做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

在今年的语文书上,我看了一幅意味深长的漫画。

在图中一对母子站在专门为她们设立的上车处,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后面跟着一群大男人,“难道他们看不懂牌子上写了什么吗?”母亲奇怪地看着后面的男人,可不像啊。第一个男人身着一件大衣,还穿着锃亮的皮鞋;还有一个男人戴着一副眼镜,头上还戴着一顶文气极了的帽子,就差在脸上写“我还有文化”了。可遇到这几个字时候,假装没看见,还闭着眼睛,嘴角下垂,一副骄傲的表情,好像自己很高贵,一点也不羞愧。看到这张漫画,我便陷入了沉思。
生活中不是很多“假文盲”吗?他们自私自利,因为毫无公德心,因为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总之,他们就做了自己本不应该做的事情。
生活 中有一些人,却处处触碰道德的底线。不仅是在上车处,甚至公交车上。一般的公共交通设施会专用的老弱病残座,但这些爱心专座都是被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占用了,如果爱心专座的对象上车后,便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但也有不少的好的现象,比如一些人看到老人后马上站起来,迎上去,并搀扶着老人到位子上,还礼貌地说上一句:“老人家请坐。”
让我们把视线转到剧院里,在一些醒目的位子上总会贴上“严禁吸烟”的标识,可在剧场的一角却烟雾绕绕,不仅破坏了舞台上的优雅,还超越了道德的底线。

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文明之都,孟子曾经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要对得起礼仪之邦的称号。

第2个回答  2022-09-23
即便是善良,
也不能越过底线
底线是最低端的界线,不能逾越,越过了就是恶行。越过法律底线就是违法犯罪,越过道德底线必遭人们谴责。
底线就是不能把水缸凿出漏洞和裂缝,不知不觉把水给漏光了;底线就是不能在加油时玩火,弄不好猛然间燃起熊熊大火;底线就是不能借钱不还倒耍赖,反咬一口恩将仇报……
没有底线是很可怕的,什么事都干得出,什么事都会发生。
易中天先生编了个“敢”字顺口溜:比如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
没有了底线,就有弄虚作假、指鹿为马、吹黑哨、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没有了底线,就会有假药、假酒、毒奶粉、毒大米、豆腐渣工程;没有了底线,就会有诈骗传销、偷盗抢劫、杀人放火。
然而,善良也有底线,也不能逾越,越过了就是软弱和纵容,就是被玩弄和受欺凌,就把“好心”变成灾祸。
有时,善良并不是付出那么简单。
一位很受尊重的女作家,和丈夫带孩子去公园坐摇摇车,见一老年乞丐,为了试试孩子的爱心,硬要孩子把坐摇摇车的钱全部用于献爱心,但怎么说孩子也不干。她愤怒了,与并不同意她意见的丈夫争吵起来,最后硬逼着孩子含泪给钱。这个“高尚”的结果,让她很满意,因为她要让儿子成为高尚的人。固执己见的她,天真地认为:善良是心底的怜惜,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照顾别人。她以为这是塑造儿子心灵之举,哪不知却是一种“高尚”的伤害。
有时,善良真的不是牺牲那么简单。
有个正直而慈悲的男子,小时他家里穷到揭不开锅,他父亲在单位分得十斤白面,让全家人喜出望外。但万万没想到,心特软的父亲却把白面全部送给了一个孤寡老人。这还构不成他憎恨父亲的理由。有一年夏天,他妹妹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在野外游泳溺水,当时就在身边的父亲纵身跳下水,救起远处的小朋友,却让近处的女儿活活淹死。目睹女儿尸体的母亲当场疯了,而父亲荣获见义勇为的称号。从此他终生不肯原谅父亲。这种“善”其实是残忍之极的“恶”。
很多时候,善良也同样需要界限。
有个女孩的小姑姑善良到了令人发指,对一户人家特好,而那户人家则得寸进尺。见到小姑姑身上的衣服不错,就要求给自己也买一件,小姑姑二话不说就掏钱替对方买。对方家里的老人病了,让小姑姑掏钱送老人去看病,小姑姑也无怨无悔。有一天,小姑姑送孩子去上学,那家人不允许,非要让她带他们家的老人去看病,小姑姑不干。对方怒了,认为这个没满足自己要求的小姑姑是“伪善”,从此翻脸。
其实,善良需要有分寸,应该“内守亲情,外止于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照顾好自己家人,行有余力,再帮助别人——这是内守亲情。不可给杀人凶手递刀,不能帮强暴犯按住受害人,不能替瘾君子找毒品,不能纵容他人之恶习——这是外止于恶。
善良,还要有尊重亲朋的界限,一旦逾越了,非蠢即恶。要给善良围起一道智慧的藩篱,保护善良之心得以存活和生长
第3个回答  2022-07-30
突破破道德底线的人,也并不一定不善良,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做出了错误的事情,或者说真正遇到自己喜欢有缘分的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7-29
我看过外界大量信息,很多人为了成功而丢失自我。我理解的就是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说是这类 人会很痛苦,包括王阳明也提到过,说是一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但是我想如果一个人太过于坚守原则,也就是说道德。,我认为这样取得世俗的成就的可能是相当小的,可能遭别人一辈子看不起。我还想问问能够改变自己的道德底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