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中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学有一条世界公认的处事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称为“黄金法则”,那么一定是人类所共有的美德,恒久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秉承这条“黄金法则”,或修身齐家,或治国平天下,化解了一切纷争,维系了根脉的薪火相传。
近现代以来,我们似乎在逐渐远离中华文明的源头,全球化的浪潮冲淡了浓郁的中华气息,年轻的一代正用陌生的目光审视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假以时日,必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复兴运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定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大放异彩!
儒学的核心理念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是在不断地扩充着“仁”的概念。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的意思是,“仁”就是人,应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更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概念,体现了“仁”的本质是爱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互敬互爱是一种符合天道自然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的脊髓就在于此,明确了为人之道德底线,规范了为人之处事准则,无怪乎西方人称之为“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