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10无形物本至无而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淮南子》卷1 原道训 诗解 10无形物本至无而有

题文诗:

真情无形,而 无形者 , 物之大祖 ; 而 无音者 ,

声之大宗 . 其子为光 , 其孙为水 , 生于无形 .

夫光可见 , 而不可握 , 水可循而 , 不可毁故 ,

有像之类 , 莫尊于水 . 出生入死 , 自无蹠有 ,

自有蹠无 , 而为衰贱 . 故清静者 , 德之至也 ;

而柔弱者 , 道之要也 ; 虚无恬愉 , 万物之用 .

肃然应感 , 殷然 返 本 , 沦于无形 . 所谓无形 ,

至 一之谓 . 至 一 至情, 无匹合于 , 天下者也 .

卓然独立 , 块然独处 , 上通九天 , 下贯九野 .

圆 不中规 , 方不中矩 . 大浑为一 , 弃累无根 .

怀囊天地 , 为道开门 . 穆忞隐闵 , 纯德独存 ,

布施不既 , 用之不勤 . 是故视之 , 不见其形 ,

听不闻声 , 循不得身 ; 至无而有,故 无形而 ,

有形生焉 , 其 无声而 , 五音鸣焉 , 其 无味而 ,

五味形焉 , 其 无 色而 , 五色成焉 . 有生于无 ,

实出于虚 , 圈 之 天下 , 名实同居 . 音之数五 ,

五音之变 , 不可胜听 ; 味之和五 , 五味之化 ,

不可胜尝 ; 色之数五 , 五色之变 , 不可胜观 .

音者宫立 , 而五音形 ; 味者甘立 , 而五味亭 ;

色者白立 , 而五色成 ; 道者一立 , 万物生 矣.

【原文】  

 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像之类,莫尊于水。出生入死,自无蹠有,自有蹠无而为衰贱矣!

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弃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开门。穆忞隐闵,纯德独存,布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天下为之圈,则名实同居。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故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

【译文】

    无形是万物的祖始;无音是声音的祖先。无形的子孙是“光”和“水”,光和水都由无形化育而成!这光看得见而抓不住,水摸得着而毁不掉。所以在有形物类中,没有比水更尊贵的了。至于那些有生也有死,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以至衰亡的,就更被贱视了。

    所以清静是德的最高境界,柔弱是道的精华要害;虚无恬愉,万物之所用。肃然感应外界,毅然返于根本,就能进入无形的境界。所谓无形,就是达到浑然一体的状态。所谓浑然一体,就是天下独一无二。它卓然独立,昂然独处;它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而无法用规来度量,方而难以用矩来测量;浩大浑然为一体,积累成体而难见根底;它包裹天地为道之关键,静穆混沌独存纯德;它布施恩德而不会穷尽,作用万物而不会用尽。因此难以见到它的形状,无法听到它的声响和无法触摸它的身子。

    它无形却能产生有形,无声却能形成五音,无味却能生成五味,无色却能形成五色。所以说有形来自无形,实体出自虚空。将天下栏成一圈,使名实同居一处。音阶不过就是宫、商、角、徵、羽,但用这五音调配出来的声音却美妙动听;味道不过就是甜、酸、苦、辣、咸,但用这五味调配出来的味道却美味可口;颜色不过就是赤、黑、青、白、黄,但用这五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却美妙无比。所以就音调来说,宫调确立则五音便成;就味道来说,甜味确立则五味便成;就颜色来说,白色确立则五色便成;而对“道”来说,“一”之确立则万物就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