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人口民族

如题所述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口分布以小溪地带密集,南部山区相对稀疏。1916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人;到了1921年,增至61人,但在1935年又减少至48人。1953年、1964年、1982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48、54、82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增至89人。
县城鹤溪镇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659人,而英川镇次之,每平方公里278人;北溪乡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37人。1949年,城镇人口为2555人,占总人口的2.7%。1984年设县时,城镇人口增至9930人,到1992年达到72578人,占总人口的42%。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景宁畲族自治县总人口159914人,其中汉族人口143890人,占总人口的89.98%;畲族人口16020人,占总人口的10.02%,另外还有苗族4人。到了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景宁共有汉、畲、苗、藏、回、彝、侗、黎八个民族,汉族人口155648人,占总人口的89.95%;少数民族共17387人,占总人口的10.05%,其中畲族人口17378人,占总人口的10.04%。
1940年,景宁人口达到118204人,其中识字人口8814人,占总人口的7.46%。在校生5320人,占总人口的4.5%;各类教育程度毕业生:小学1563人,中学218人,大专11人,其他1702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32%、0.18%、0.01%、82.51%。不识字人口为109390人,占总人口的92.54%,其中文盲97528人,占总人口的82.51%。
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景宁每万人拥有的各类文化程度人数有所增加:大专以上由9人增至43人;高中由290人增至470人;初中由1126人增至1807人,小学由3973人增至4880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26.39%降至16.66%。
2000年11月1日,全县常住人口为10.71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间共减少4.59万人,下降30.0%。平均每年减少0.46万人,年平均下降3.50%。2000年11月1日,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19万人,占85.8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2万人,占14.19%;其中,畲族人口为1.45万人,占13.54%。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4.47万人,下降32.72%;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0.12万人,下降7.32%;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3.48个百分点。其中,畲族人口减少0.16万人,下降9.94%;畲族人口比重上升3.02个百分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