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等于谁发现的?

如题所述

Π=3.1415926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通过“割圆术”算出来的。

“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无限逼近圆面积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即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细割圆,并使正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近圆的周长,进而来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

首先圆内接正六边形,然后在圆内接正六边形把圆周等分为六条弧的基础上,再继续等分,把每段弧再分割为二,做出一个圆内接正十二边形,这个正十二边形的周长要比正六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周。

这就表明,越是把圆周分割得细,误差就越少,其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是接近圆周。如此不断地分割下去,一直到圆周无法再分割为止,也就是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多的时候,它的周长就与圆周“合体”而完全一致了。

“割圆术”由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祖冲之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

祖冲之因此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

扩展资料:

圆周率的历史发展

1、实验时期

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即圆周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为三比一)的数值来进行有关圆的计算。但用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很大。公元前800至600年成文的古印度宗教巨著《百道梵书》显示了圆周率等于分数339/108,约等于3.139。

2、几何法时期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阿基米德从单位圆出发,先用内接正六边形求出圆周率的下界为3,再用外接正六边形并借助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的上界小于4。

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由此而求得了圆周率为3.1415和 3.1416这两个近似数值。

3、分析法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求π,摆脱可割圆术的繁复计算。无穷乘积式、无穷连分数、无穷级数等各种π值表达式纷纷出现,使得π值计算精度迅速增加。

4、计算机时期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1年10月16日,日本长野县饭田市公司职员近藤茂利用家中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0万亿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冲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割圆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周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