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总共有多少个国家?

世界上总共有多少个参加联合国的国家?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5个,地区为38个。

截止到2018年,联合国共有193个成员国,2个观察国。

扩展资料:世界各大洲的国家分布

各大洲的国家分布为: 

亚洲(48):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

欧洲(44):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非洲(53):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苏丹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及普林西比、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

大洋洲(14):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

美洲(35):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各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1

获得普遍承认的国家194个,其中193个加入联合国。

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其中亚洲39个,非洲54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包括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此外还有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

拓展资料:

联合国的行政首长是联合国秘书长,当前由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担任。

联合国共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联合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01

世界上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权国家195个(新增加的科索沃在内,其已被阿富汗及大多数西方国家承认)这是不可能的。每年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国家,比如科索沃。这样的新“国家”,有些国家承认,有些国家不承认。国家是否成立,跟别国的承认有很大关系。这点国际法上可以看出来。所以,要精确的写出国家的个数,这是不可能的。美国承认科索沃,中国不承认;梵蒂冈承认台湾,美国不承认,这怎么算?

以下是曾经某一时候的数据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其中: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详细请看: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

中西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3)

东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 

拓展资料:

世界各国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有195个,地区有38个。

根据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千米,后被以色列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但未确定疆界。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千米。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

西撒哈拉是一个有争议地区,摩洛哥声明对此地区拥有主权。当地独立武装组织波利萨里奥阵线统治着该地区以东大约四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其余大部分均为摩洛哥所占领。

但是,有47个国家承认该武装政权所领导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the Sahraw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之一。 

科索沃总理哈辛·塔奇于2008年2月17日宣布科索沃从塞尔维亚独立。在议会召开特别会议,由议员投票通过科索沃独立,按照人民意愿,成为“一个独立、有主权和民主的国家”。会议过程由电视直播,随官员宣读独立宣言,议长克拉斯尼奇(Jakup
Krasniqi)宣布独立,之后议员还随即投票决定国旗和国徽。

国旗会勾勒出科索沃在地图上的轮廓,配以跟欧盟旗帜一样的蓝底色,象征欧盟是科索沃的未来,普里什蒂纳成为首都,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在美国、欧盟、北约一些国家的支持下,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

2010年7月,联合国国际法庭在海牙发表协商结论表示,科索沃独立宣言没有违反国际法。但截至2017年,俄罗斯、塞尔维亚、中国等国家尚未承认该国的合法性。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位于塞浦路斯岛北部,尚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政治实体。这个主要是由塞浦路斯岛上的土耳其后裔建立的政权控制了岛上北边约37%面积的领土,并且在1974年时宣布独立建国,但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认北塞浦路斯。

北塞浦路斯与岛南的希腊裔政权皆占有首都尼科西亚部分范围,因此双方皆以该城作为首都。 

南斯拉夫是1929年-2006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以12个从南斯拉夫存在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击败土耳其、奥匈帝国及周边诸小国,吞并原来从属于此二帝国的各弱小民族聚居地而形成的国家。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王国解体。1945年,战后重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前南斯拉夫的领土已分成以下6个主权独立国家: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共和国,黑山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不被承认的科索沃共和国。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世界各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1-07
据统计,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
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
中西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3)
东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
第4个回答  2011-09-09
全体会员国和它们的加入日期如下:   (按汉语拼音次序排列)   A|B|C|D|E|F|G|H|J|K|L|M|N|P|Q|R|S|T|W|X|Y|Z   A 加入日期   阿尔巴尼亚 1955.12.14   阿尔及利亚 1962.10.8   阿富汗 1946.11.19   阿根廷 1945.10.24   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 1955.12.1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71.12.9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45.10.24   阿曼 1971.10.7   阿塞拜疆 1992.3.2   埃及 1945.10.24   埃塞俄比亚 1945.11.13   爱尔兰 1955.12.14   爱沙尼亚 1991.9.17   安道尔 1993.7.28   安哥拉 1976.12.1   安提瓜和巴布达 1981.11.11   奥地利 1955.12.14   澳大利亚 1945.11.1   B 加入日期   巴巴多斯 1966.12.9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75.10.10   巴哈马 1973.9.18   巴基斯坦 1947.9.30   巴拉圭 1945.10.24   巴林 1971.9.21   巴拿马 1945.11.13   巴西 1945.10.24   白俄罗斯 1945.10.24   保加利亚 1955.12.14   比利时 1945.12.27   秘鲁 1945.10.31   贝宁 1960.9.20   冰岛 1946.11.19   波兰 1945.10.24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92.5.22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 ,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会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由大会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玻利维亚 1945.11.14   伯利兹 1981.9.25   博茨瓦纳 1966.10.17   不丹 1971.9.21   布基纳法索 1960.9.20   布隆迪 1962.9.18   C 加入日期   北韩 1991.9.17   赤道几内亚 1968.11.12   D 加入日期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1945.10.24   南朝鲜(大韩民国) 1991.9.17   丹麦 1945.10.24   德国 1973.9.18   东帝汶 2002.9.27   多哥 1960.9.20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45.10.24   多米尼克 1978.12.18   E 加入日期   苏联 1945.10.24   厄瓜多尔 1945.12.21   厄立特里亚 1993.5.28   F 加入日期   法国 1945.10.24   菲律宾 1945.10.24   斐济 1970.10.13   芬兰 1955.12.14   佛得角 1975.9.16   G 加入日期   冈比亚 1965.9.21   刚果 1960.9.20   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0.9.20   哥伦比亚 1945.11.5   格林纳达 1974.9.17   格鲁吉亚 1992.7.31   哥斯达黎加 1945.11.2   古巴 1945.10.24   圭亚那 1966.9.20   H 加入日期   哈萨克斯坦 1992.3.2   海地 1945.10.24   荷兰 1945.12.10   黑山共和国 2006.6.28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会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由大会2000年11月1日A/RES/55/12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通过并实行了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宪法,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独立宣言。   2006年6月28日,黑山共和国由大会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洪都拉斯 1945.12.17   J 加入日期   基里巴斯 1999.9.14   吉布提 1977.9.20   吉尔吉斯斯坦 1992.3.2   几内亚 1958.12.12   几内亚比绍 1974.9.17   加拿大 1945.11.9   加纳 1957.3.8   加蓬 1960.9.20   柬埔寨 1955.12.14   捷克共和国 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从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会员国。1992年12月 10日,该国常驻代表写信通知秘书长,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从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为继承国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将分别申请加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接到捷克共和国的申请后,于1月8日建议联大接纳该国为会员国。这样,捷克共和国便于1月19日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津巴布韦 1980.8.25   K 加入日期   喀麦隆 1960.9.20   卡塔尔 1971.9.21   科摩罗 1975.11.12   科特迪瓦 1960.9.20   科威特 1963.5.14   克罗地亚 1992.5.22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会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克罗地亚共和国由大会1992年5月22日A/RES/46/238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肯尼亚 1963.12.16   L 加入日期   拉脱维亚 1991.9.17   莱索托 1966.10.17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1955.12.14   黎巴嫩 1945.10.24   立陶宛 1991.9.17   利比里亚 1945.11.2   列支敦士登 1990.9.18   卢森堡 1945.10.24   卢旺达 1962.9.18   罗马尼亚 1955.12.14   M 加入日期   马达加斯加 1960.9.20   马尔代夫 1965.9.21   马耳他 1964.12.1   马拉维 1964.12.1   马来西亚 1957.9.17   马里 1960.9.28   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 1993.4.8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 ,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会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大会1993年4月8日A/RES/47/225号决议决定接纳该国为联合国会员国,在该国国名引起的争端解决之前,该国在联合国内暂时称为“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   马绍尔群岛 1991.9.17   毛里求斯 1968.4.24   毛里塔尼亚 1961.10.27   美国 1945.10.24   蒙古 1961.10.27   孟加拉国 1974.9.17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1991.9.17   缅甸 1948.4.19   摩尔多瓦 1992.3.2   摩洛哥 1956.11.12   摩纳哥 1993.5.28   莫桑比克 1975.9.16   墨西哥 1945.11.7   N 加入日期   纳米比亚 1990.4.23   南非 1945.11.7   瑙鲁 1999.9.14   尼泊尔 1955.12.14   尼加拉瓜 1945.10.24   尼日尔1960.9.20   尼日利亚 1960.10.7   挪威 1945.11.27   P 加入日期   帕劳 1994.12.15   葡萄牙 1955.12.14   R 加入日期   日本 1956.12.18   瑞典 1946.11.19   瑞士 2002.9.10   S 加入日期   萨尔瓦多 1945.10.24   萨摩亚 1976.12.15   塞尔维亚 2000.11.1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 ,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会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由大会2000年11月1日A/RES/55/12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通过并实行了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宪法,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议会通过了独立宣言。根据塞尔维亚和黑山宪法宪章第60条规定,塞尔维亚共和国将承续塞尔维亚和黑山在联合国、包括联合国系统内所有机构和组织的成员资格。   塞拉利昂 1961.9.27   塞内加尔 1960.9.28   塞浦路斯 1960.9.20   塞舌尔 1976.9.21   沙特阿拉伯 1945.10.24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1975.9.16   圣基茨和尼维斯 1983.9.23   圣卢西亚 1979.9.18   圣马力诺 1992.3.2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980.9.16   斯里兰卡 1955.12.14   斯洛伐克 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从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会员国。1992年12月10日,该国常驻代表写信通知秘书长,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从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为继承国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将分别申请加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接到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申请后,于1月8日建议联大接纳该国为会员国。这样,斯洛伐克共和国便于1月19日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斯洛文尼亚 1992.5.22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 ,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为新会员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由大会1992年5月22日A/RES/46/236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斯威士兰 1968.9.24   苏丹 1956.11.12   苏里南 1975.12.4   所罗门群岛 1978.9.19   索马里 1960.9.20   T 加入日期   塔吉克斯坦 1992.3.2   泰国 1946.12.16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1961.12.14   汤加 1999.9.14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62.9.18   突尼斯 1956.11.12   图瓦卢 2000.9.5   土耳其 1945.10.24   土库曼斯坦 1992.3.2   瓦努阿图 1981.9.15   W 加入日期   危地马拉 1945.11.21   委内瑞拉 1945.11.15   文莱达鲁萨兰国 1984.9.21   乌干达 1962.10.25   乌克兰 1945.10.24   乌拉圭 1945.10.24   乌兹别克斯坦 1992.3.2   X 加入日期   西班牙 1955.12.14   希腊 1945.10.25   新加坡 1965.9.21   新西兰 1945.10.24   匈牙利 1955.12.14   Y 加入日期   牙买加 1962.9.18   亚美尼亚 1992.3.2   也门 1947.9.30   伊拉克 1945.12.21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945.10.24   以色列 1949.5.11   意大利 1955.12.14   印度 1945.10.30   印度尼西亚 1950.9.28   约旦 1955.12.14   越南 1977.9.20   Z 加入日期   赞比亚 1964.12.1   乍得 1960.9.20   智利 1945.10.24   中非共和国 1960.9.20   中国 1971.10.25   中华民国 1945.10.24(中华民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民国被中止会员国资格。)

以下内容来自dandan000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为193个,地区为31个。其中:

亚洲(48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5)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11)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20)

注:锡金现已并入印度成为其一个邦,所以这里不出现,详细请看:

欧洲(43个国家/1个地区)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法罗群岛(丹)(6)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7)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8)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7)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

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16)

非洲(53个国家/6个地区)

北非:埃及、利比亚、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葡)、马德拉群岛(葡)(8)

东非: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10)

中非: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共和国(即:刚果(布))、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圣多美及普林西比(8)

西非: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注:未独立,详细请看:)、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加那利群岛(西)(18)

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圣赫勒拿(英)(15)

大洋洲(14个国家/10个地区)

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群岛、汤加、库克群岛(新)、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纽埃(新)、托克劳(新)、美属萨摩亚、北马里亚纳(美)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格陵兰(丹)(4)

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7)

加勒比海地区:巴哈马、古巴、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多米尼克、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罗普(法)、马提尼克(法)、荷属安的列斯、阿鲁巴(荷)、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开曼群岛(英)、百慕大(英)(25)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北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5)

中西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3)

东部:巴西(1)

南部: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4)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