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水浒为第一部白话章回小说而三国为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以及三国演义成书先于水浒的历史考证。

实际上,我水浒和三国都没有读完。但是,至少到我看完了的部分,看不出,水浒是白话,而三国非白话。这之间的界定是什么?
谢谢学者回答!
如果无据可考。那就别说了。这些称号都是人定的,所以就统一是对的了?

先来说一下白话文的定义: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白话文也就是现代汉语更加书面化。古代的正式文体是文言文。
通常白话文都直接能读懂,唯有个别字是无法理解,需要查资料。
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因此才会用字数简练的文言文,而后东汉发明了造纸,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这些都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是由 书面体的文言文 (演变)→ 日常体的白话文 。

而文言文则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也就是说文言文通常都带有这四个字。)

接下来说说两种文的区别:
水浒是全白话文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例如在第一回里【真人道:“太尉可惜
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中的这句 若是用文言文则应该为【真人道:“惜之,未能见此牧童,实则天师也。”】(这里也是大致的意思。。嗯……反正多少就是这个意思……)

而三国演义是是半白话文,因为里面也有些文言文,例如: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辽感其意,遂降。】

其中最后一句中的“解衣衣之”就是文言文,意思是,解开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上。(第二个衣做动词用。)若是按照白话文来说,应该“脱下衣物,为其穿上。”(此处仅作解释,并非一定要如此写。)

白话文和文言文定义都查自百度百科,引用的均为原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8
看书多是自娱自乐 白话文言因人而异 如果不是有什么考试需要 这些第一第二的官方说法也没什么必要太注意
小说在中国古代文艺里一直没得到什么重视 依托于传说故事的小说从诞生开始到明清的兴盛 一直都顶着小说家言的帽子被垄断了文化的士族贵族鄙视着 写小说的人也就随之让人们漠视了 所以到现在罗灌水和施胡扯的历史资料也少的可怜 他们的关系 以及两本书著作权问题 到现在也没什么定论 不过从水浒和三国两本书来看 这俩人对历史的瞎写 对军事的了解贫瘠 小说家的故弄玄虚倒是一脉相承 个人感觉两人师徒或者合作的可能性比较大 先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三国题材小说在历史上很多 罗灌水融会贯通了先于水浒弄出一本三国可能性也挺大的 建议在网上找点俩人的资料看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09
1.白话是指相对于文言文而言,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有区别的话。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2.相对文言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表达方式。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有区别的,是白话。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而文言文则是官方的语言,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语言。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文,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平民百姓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文来作为日常会话,这个白话文才是中国历史上 占绝对多数使用人口和使用频率的汉语。但同样不能说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中国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总之、、白话文易懂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4581.htm

第3个回答  2011-09-09
但你不觉得三国里的话文绉绉的水浒里的都是大白话,我都读了。
第4个回答  2011-09-09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