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有人住“百年不倒”,为什么搬走3年就塌?

如题所述

因为老房子也需要有人气,人在里面居住,房屋就能够通风,这样有利于一些房梁,墙体的风干,再加上有人在老房子里面活动,像一些蟑螂啊,老鼠啊,白蚁啊之类的,就比较不容易生存,但是一旦没人居住,很容易就会被这些动物搞塌的。所以才会有人总说老房子有人住“百年不倒”,但是有的情况是搬走三年房子就倒塌了。其实这根很多东西是一样的,你每天使用的话它能够照常运转,但是你一旦突然长时间不使用了,闲置一段时间后再来使用,就会很容易坏掉。

有些人可能会有些不解,为什么老房子明明看着很久,都快倒塌的样子,但是里面只要有人居住的话,似乎总是能够撑过一年又一年,撑过一代又一代,但是如果突然里面不在里面居住了,竟然就倒塌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好理解,之前的那些老房子,都是用木头,瓦片还有一些比较粗的砖块建成的,所以人在里面活动的时候,每天都会给房子通通风,透透气,晒晒阳光,这样房子里面的墙体,房梁就不会因为潮湿而导致倒塌,但是人长时间不居住,不能很好的通风,就垮塌了。再者,老房子因为太潮湿,容易滋生老鼠,蟑螂,它们可是损坏房子的能手啊,人在里面生活的时候,自然就会驱赶这些,但是人不在里面居住,那就是他们的天地了,可以为所欲为了。

所以,老房子之所以会在没有人居住的短时间里面,房子就倒塌了,其实并不是房屋主人算准了房屋倒塌的时间先搬出来,而是因为天气,湿度自己一些虫害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你也就经常会看到一些老房子的主人都会出租给别人,为的就是保证有人在里面活动,让房子能够再坚挺一段时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0

老话说老房子有人住“百年不倒”,一旦搬走3年就塌,为什么?

第2个回答  2020-09-07
因为有人住的房子更加的有人气,而且人类的一些活动可以有效的防止防止坍塌。比如说人类会取火做饭这些的话,防止受潮,这样就不会出现坍塌的状况,如果没人很容易受潮引发坍塌。
第3个回答  2020-09-05
农村地广人稀,如果房子不保持通风的话,很容易就会积攒水蒸气,而给人一种阴凉感,这可能就是农村里所说的,房子没有“人气”。喜欢干燥的动物不多,这种阴凉感会吸引许多动物,这些动物的存在很可能会破坏房子的基础材料。更重要的时候,一些让泥土变得松动的虫子,腐蚀木头的微生物往往也更喜欢这种环境,他们也是房子倒塌的助手。
第4个回答  2020-09-07
房屋主人搬走后,房屋就成了一些动物天堂,像老鼠,白蚂蚁这些都是极具损坏力的,所以房子就更容易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