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

患者信息:男 6岁 北京 朝阳区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好,叙述事情颠三倒四。开始连你,我,他都分不清。现在好点了。和小朋友不能很好的沟通。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想问这是心理问题还是智力问题?

  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我很理解你对于孩子目前状况的担心。你问这是心理问题还是智力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建议先到医院给孩子做一个智力方面的测评,以排除先天因素。

  之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6岁孩子语言发展的特点,你对照孩子的状况看一看:

  6岁的孩子,言语器官已发育成熟,正确发出全部音节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由于语音意识的发展,已经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语音中的问题。他们会笑话别人发音中的错误,知道哪个音发不好,说话时尽量回避那个音。因此他们也就同时产生了说话清楚而正确的愿望。在词汇发展方面,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到6岁时,掌握词汇可达2200-3000个。他们已有条件掌握各种词类,不仅能掌握实词,而且还能掌握虚词。

  在句法发展方面,到6岁时儿童所用的复合句的比例增高,使用句型增多,开始使用除陈述句以外的其他句型,如疑问句和否定句等。而且语句趋于完整,有研究证明:6岁简单句的完整率已达90%。句子的类型、词汇量的大小、语言的策略等方面也都已获得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句段、讲述和理解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

  在言语表达方面,大部分6岁儿童已能独立连贯地把故事情节完整地复述出来,条理清楚,其中不少6岁儿童语言生动流畅。

  当孩子的口头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他就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口语了,书面语言是孩子独立获得知识的工具,6岁儿童常会拿着书或指着标语牌问:"这是什么字?"这些行为都是孩子渴望识字的萌芽。

  总之,6岁儿童语言智能的发展基本上达到:表达流畅连贯,能理解造句,用词恰当,看图说话,系统叙述见闻,复述故事,演唱,自言自语的操作,但还不善于独立地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连贯性对话和讲述。

  每个孩子在语言表达的发展上是不一样的,这也和监护孩子的成人有很大关系,譬如,是不是愿意和孩子说话,是不是能够给他创造和别人交流玩耍的机会。。。如果这些做的不足够,现在开始对孩子做一些训练也是不晚的。

  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很多,但要做到既生动有趣易被孩子接受,又符合语言规范,需要一定的技巧。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儿童交谈外,家长还可以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口语能力。比如绕口令、儿歌等等,通常是用语音相近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句组成。内容比较简单,通俗易懂,不仅能有利于孩子口头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且能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清晰度。因此家长可以有选择地教孩子绕口令,对于一些关键词,可以让孩子跟着念并在练习中逐步加快速度,直到孩子能正确流利背下来为止。再比如,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的寓言童话故事等,并把故事中的新词汇拿出来给孩子讲解,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增加词汇量。家长还可给孩子一些图片,画册,让孩子根据画面编故事,或者让孩子口述介绍画面的内容,孩子可以边看画册边自言自语地编故事情节,时间长了,他就不再满足于只看画了,他会对画下文字感兴趣,于是看图说话就可转为看图识字。

  看图识字是培养书面语言能力重要途径,一般说来,6岁孩子还处识字初级阶段,有许多字孩子只会读不能写,也不能灵活运用,最好是把字词放到文中让孩子来领会,把解释词意放在文中进行,这样既可让孩子接受,又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上述这些如果感觉做起来困难或精力有限,也可为孩子选择心理咨询进行调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2
您好,一般说来,这是属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
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第2个回答  2011-09-02
如果以前正常,这种情况是突然发生或逐渐加重的,
很可能是神经系统或脑发育问题——建议立即看“神经内科”

如果从开始学说话时就这样,或突然受了什么刺激后变成这样,属于心理问题,应进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