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报告”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实验报告

会追加悬赏的

  一 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 实验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

  三 实验材料

  (1)器材:一个长20cm,宽、高10cm的生态缸;

  一块长10cm宽5cm的硬质棉花;

  保鲜膜和透明胶布

  (2)生物:两条小金鱼、两颗小青菜、一株水草、一个仙人掌

  一抔菜地土壤和鱼缸里的水

  四 实验过程

  (1)将土堆在缸的一侧成一个长方形,青菜、仙人掌植入其上,水草

  植入其下;将棉花放在土壤一侧,防止水变浑浊。

  (2)取鱼缸内的水,注入生态缸,直至高5cm;

  (3)放入金鱼

  (4)于1月13日,用保鲜膜和透明胶布在教室封缸,开始观察

  1月13日晴金鱼很有活力 青菜未有变化

  1月14日晴金鱼很有活力 青菜未有变化

  1月15日阴 金鱼游动频率下降 青菜微微泛黄

  1月16日阴 周六 未观察

  1月17日雨 周日 未观察

  1月18日阴 金鱼表面开始有白色物质脱落 类似蜕皮

  可能发炎 青菜已有部分变黄

  1月19日晴 金鱼白色物质脱落严重 青菜泛黄面积增大

  1月20日晴 金鱼、青菜全员生还 解封

  五 实验结论

  恰当的组成成分,可以使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维持自身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六 注意事项

  (1)保持水质较为清澈,不能太过浑浊

  (2)生态缸要放置于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3)不能暴晒

  (4)缸内生物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缸的大小,和缸内植物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29
进来看到楼上的回答表示压力很大啊……
第2个回答  2011-08-28
ss的小盆友?
我也找了很久
答案=0
因为这坑爹的实验是木有人做滴
第3个回答  2011-08-27
一、分解者: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有腐生性生物如蚯蚓、白蚁等。
二、分解作用的过程:
有机物被分解者分泌到细胞外的各种水解酶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质,如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再被分解者吸收到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最终形成CO2、H2O和各种无机盐,同时是释放能量。
三、影响分解作用的因素:

土壤的温度、湿度、通气状况、pH 等有关。
例1 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落叶的实验
(1)材料用具: 土壤、落叶、玻璃容器、标签、塑料
袋、恒温箱、纱布。
(2)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一个贴上“甲组”标签,另一个贴上“乙组”标签。
②将准备好的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容器中,将
其中乙组放入恒温箱, ℃灭菌1h。
③取 的落叶12片,分成2份,分别用包好,埋入2个容器中,深度约5cm。
④将2 个容器放于实验室相同的环境中, 一段时间后,取纱布包。
⑤观察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落叶的 程度。
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什么?
探究分解者作用的实验的地点应选在哪?
例2 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实验 (1)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2)实验原理:土壤微生物通过分泌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还原性糖(麦芽糖) ,通过碘液检测,可以证明淀粉被分解,通过裴林试剂的检测,可以证明淀粉被分解为还原性糖。 (3)实验步骤(略)课本p102
第4个回答  2011-08-27
作业自己完成 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