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标准的韩语是没有声调的。所以,只要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就不存在看到别人名字的韩文时不知道如何念出来这种说法。我们听到韩国人说话时的语调主要由音调和感情起伏决定。声调和音调是两个概念。音调,即音高,是一个物理量,即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大的音调就高,频率小的音调就低。音调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由于发音方式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比如韩语的松音、送气音、紧音就有音调高低之分,详见下表。音调在大自然中是普遍存在的,有声音就可能有音调的区别;而声调是指人类发音时的相对音调上的变化,是人为规定的,如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在韩语中,词语和句子都是平调的,并不像普通话一样有升降调。如果按照普通话的语调和节奏习惯说韩语的话,听起来会感觉生硬、不自然。解决语调的问题,需要多听韩剧或者韩国新闻里面的人说话的语调。
在现代韩语中是没有声调的。但在近代韩语之前是有声调的。中世韩语(10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通过在字的左侧点“旁点”来标注声调。没有旁点时是平声,有一个点时是去声,有两个点时是上声。例如“꽃”是平声,“•풀”是去声,声音较高,“:별”是上声 ,发音时先高后低。声调从16世纪中叶开始逐渐消失,16世纪后期的文献中已经开始不标注旁点了,到16世纪末声调已经消失,平声与去声发成短音,上声则发成长音。但是,在一些地区声调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庆尚道与咸镜道的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部分声调。
这里指的声调,既包括汉语那样的单字调(如“妈麻马骂”),也包括日语那样的单词调型(如“雨”vs“饴”)。但是,韩语要说得地道,每个音节的高低还是有一些要领的。
1) “翘尾巴原则”。一个句子可以断句成为几个意群,除最后一个外,每个意群最后一个音节往往音调突然升高,升高后可以略下降。
2) 看词首的辅音。一般地,送气音(ㅊㅋㅌㅍㅎ)以及紧音(ㄲㄸㅃㅆㅉ)读高调,ㅅ也读高调,其它辅音读低调。在词中,送气音和紧音一般也会读高调。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还没有掌握松音与紧音区别的时候,音调可以作为区别二者的一个依据。拿一个句子来看:注意每个意群的最后一个音节都翘了起来。在词首,ㅊ和ㅎ两个送气音读了高调,其它辅音读了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