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正月里不能剃头?

如题所述

实际上,“正月里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实际上是源自于一个“误解”。据考证,1644年清朝入关后,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壶头”,即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扎一条辫子。

于是许多人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意思是“思念过去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附会成了“死舅”,遂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

扩展资料:

汉族男儿自古就蓄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剃头简直就是剔命。“去发”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内,但也是一种刑罚。三国曹操割发代首就是明证。此习自隋、唐以后已废止:未成丁的孩童,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总发为髻。

那时候,清朝为了统一全国的服饰,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满族人原是狩猎部族,为了实用方便,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习俗有极强的传承性,也会因时因地而变。满族入主中原后,强迫汉人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汉人誓死抗争,死了很多人,但最后还是被强迫剃发,都留“金钱鼠尾”了。这样,正月不剃头以“思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础,由谐音讹传为“死舅”。为了反抗清贵族的统治,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而舅舅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是公正的象征,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月不剃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8

正月里不能剪发其实这个个误传,很多地方说正月里不能理发,会死舅舅,其实真正的是“思舅”。

第2个回答  2011-08-24
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说起来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正月理发死舅舅”。头发和娘舅,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为什么就有了联系呢?虽然笔者对此从来不信,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昨日网上闲逛,看到了一些关于“正月不理发”习俗的故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种典型的误传,完全是口耳相传发错了音。

  “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还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统治者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头发拧成一个长长的大辫子。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于是乎,清政府就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本来对谁当皇帝并不在意,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江南民众的反对,他们认为剃去头发是对自己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大清皇帝哪有如此软弱,随便找了点茬儿,就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没办法,怎么说命也比头发重要,人们只好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就讹传为“死舅舅”了。

  另有一种“思旧”的说法是,在这一段时间不理发是为了怀念过去一年中的种种经历,结果传着传着“思旧”慢慢地就变成了“死舅舅”。

  更有另一个有趣的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贫穷的剃头匠,很爱自己的舅舅,但到了过年时却因没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给舅舅拜年的日子到了,剃头匠灵机一动,便挑着剃头挑子到了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们无不夸赞剃头匠手艺高超,说舅舅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舅舅也很高兴地说,既然这个外甥如此有才,那就每年正月都来理发吧。舅舅去世后,每到正月,剃头匠就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再后来,“思舅”就变成了“死舅”……

  事实上,从健康意义上来看,也有“生而勿杀”的说法。《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中就有一段话说:“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具体到理发上就是,春天的这三个月,应该让头发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应该让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该扎得太紧。违反这个规则,就会伤到肺。但倘若整个春三月都不理发的话,人们实在受不了长发的困扰,于是就有聪明人开始只在正月里不理发……

  既然正月里不理发,那就只好在春节前理一次发了。而从实践来看,乡亲们在春节前理一次发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来,在新年来临之际,给自己一个新的形象,很有纪念意义;二来呢,过节见的亲戚朋友多,把自己的头发好好折腾一下,也是对大众眼球负责的表现。哈哈!久而久之,成为习俗,实在是先人的一种聪明体现啊!
第3个回答  2011-08-25
正月不剃头是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思旧)”的习俗。源于汉族民众对满清统治的一种抵抗。
编辑本段风俗历史
  从清军入关时说起,清廷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金钱鼠尾)。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当时的满清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历来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 人有所收敛。然而随着一声令下,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满人硕德预亲王多铎作为先锋挥军南下,遭到南明军民的顽强抵抗,后来,为了剃发的问题,很多的故明民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江南、山东、河北、河南、湖北以及一带,人们于每年的正月,特意让自己的头发“任之短长”,以纪念故明王朝的灭亡,“有《黍离》之悲也”!
意大利人的记载
  1644年至1650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了著名的《鞑靼战纪》。其中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赶过了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 可是意大利人不懂得我们的国情,一场小小的胜利已经难以挽回整个天下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鞑靼人动真格的了。在鞑靼的高压下,百姓只能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舅"。   正月间不理发,这个传统是迄今为止,在现实生活中保留不多的汉民族反对外族侵略的传统。请问各位兄弟,你们农历正月理发吗?   “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民国的记载
  ——民国二十四年版.《掖县志》卷二《风俗》
第4个回答  2011-09-11
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说起来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正月理发死舅舅”。头发和娘舅,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为什么就有了联系呢?虽然笔者对此从来不信,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直到昨日网上闲逛,看到了一些关于“正月不理发”习俗的故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种典型的误传,完全是口耳相传发错了音。

  “正月不理发”的习俗,还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统治者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头发拧成一个长长的大辫子。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于是乎,清政府就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经历了无数次朝代更迭的汉人,本来对谁当皇帝并不在意,倒是这场头发的变革着实惹恼了一部分人。当时的清王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种强硬的做法出人意外地遭到了江南民众的反对,他们认为剃去头发是对自己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指望通过群众的力量让满人有所收敛。然而,大清皇帝哪有如此软弱,随便找了点茬儿,就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没办法,怎么说命也比头发重要,人们只好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就讹传为“死舅舅”了。

  另有一种“思旧”的说法是,在这一段时间不理发是为了怀念过去一年中的种种经历,结果传着传着“思旧”慢慢地就变成了“死舅舅”。

  更有另一个有趣的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贫穷的剃头匠,很爱自己的舅舅,但到了过年时却因没钱给舅舅买一件像样的礼品而发愁。给舅舅拜年的日子到了,剃头匠灵机一动,便挑着剃头挑子到了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等到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们无不夸赞剃头匠手艺高超,说舅舅看上去年轻精神了许多。舅舅也很高兴地说,既然这个外甥如此有才,那就每年正月都来理发吧。舅舅去世后,每到正月,剃头匠就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他为不能再向舅舅尽孝而伤心;再后来,“思舅”就变成了“死舅”……

  事实上,从健康意义上来看,也有“生而勿杀”的说法。《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中的“春三月”中就有一段话说:“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具体到理发上就是,春天的这三个月,应该让头发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应该让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该扎得太紧。违反这个规则,就会伤到肺。但倘若整个春三月都不理发的话,人们实在受不了长发的困扰,于是就有聪明人开始只在正月里不理发……

  既然正月里不理发,那就只好在春节前理一次发了。而从实践来看,乡亲们在春节前理一次发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来,在新年来临之际,给自己一个新的形象,很有纪念意义;二来呢,过节见的亲戚朋友多,把自己的头发好好折腾一下,也是对大众眼球负责的表现。哈哈!久而久之,成为习俗,实在是先人的一种聪明体现啊!(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